近几年临终关怀/aging care题材涌现但更多还是从照料人视角切入聚焦赡养压力、患者本身作为人的主体叙事算是稀缺。Still Alice / The Father虽都聚焦患者个人、但更多是主角作为”患者”的体验,与疾病抗争的内在挣扎与患病对家庭的连带影响。本片特别在提供了挑战这类电影刻板叙事结构的视角,他/她们不仅是患者,也是一个有自己过往经历、欲望、喜怒哀乐的个体。记忆衰退、语言输入/输出受损但他们仍然能够感知到陪伴与情感的存在并有自己的情绪回应,哪怕链接不再是基于过去的记忆积累,更多是即时的情感体验。这对患者家属群体也是一种安慰与力量,主观感受的回应也是他/她们对自我身份的坚持与“表达”。/ 模糊虚实界限观感上想起Sing Sing
安妮埃尔诺的妈妈在失智后写下“我走不出我的黑夜”,这部电影就是关于那片黑夜残酷又温柔的展开,隐秘的欲望、短暂的友谊、童年的碎片、身份的混乱不适…Ruth在夜幕下的超市停车场闭眼逐一触摸蔬果、喃喃确认它们的名称,她用对食材的熟悉与来自家族的德语,去对抗来袭的失智与遗忘的真相familiar touch, facing unfamiliar life.几次镜头靠近她的皮肤,我走神想起我的姥姥,她四肢常年干燥脱皮,我总带保湿乳给她,有次她说不用带了皮肤不干了,衰老让皮脂腺萎缩达到奇异的“平衡”. Old age is no place for sissies,片头Ruth赶走Steve时说Don't be a witness, 我这个sissy mortal在电影院却是这段孤独黑夜的witness
( ¯ ¨̯ ¯̥̥ )
看到了外公不记得我的名字的样子,闻到了奶奶家的阳光和衣物的气味,看到了一位主体性很强的女士生命的一个小片段。很喜欢结尾的穿衣服的那一段。散场之后Kathleen裹着个羽绒服就站在WRT门口开心地和观众讲话,感觉特别幸福
直面衰退和死亡,令人动容的故事和主人公。也许意义如生命中那些不经意的悲喜,闪烁在必然规则的手环下,游走在她苍老的皮肤中。
喜欢精致奶奶 老了以后会越来越精致吧
拍的好好 一方面震撼于现在的养老院这么豪华 和 人性化 在物质和心理上都这样周到 (vr 泳池 图书馆 生日 dating) 一方面也震撼于即使这样的环境 其中的老人们e.g. ruth也会有如此多心灵细腻的部分 无法被照料到 对陌生环境 陌生人的抗拒, 对丧失控制感 丧主体性的恐惧, 对友情 人际关系和爱的渴望, 对工作和创造价值的渴望~ 想起来隔壁lab 老奶奶教授 说的getting old sucks (even after we try to make it easier)
盲选了个小故事,还不错,开篇的厨房食材引入的挺适合我,泳池里沉浸那段很舒服,get不到洋蓟。好像有句刻画有点强的台词是德语。25042025 BJIFF万达cbd imax (加的字幕显示屏体验很差,边框反光严重,甚至反射到银幕上,本体还稍微档点银幕
7.2
近几年临终关怀/aging care题材涌现但更多还是从照料人视角切入聚焦赡养压力、患者本身作为人的主体叙事算是稀缺。Still Alice / The Father虽都聚焦患者个人、但更多是主角作为”患者”的体验,与疾病抗争的内在挣扎与患病对家庭的连带影响。本片特别在提供了挑战这类电影刻板叙事结构的视角,他/她们不仅是患者,也是一个有自己过往经历、欲望、喜怒哀乐的个体。记忆衰退、语言输入/输出受损但他们仍然能够感知到陪伴与情感的存在并有自己的情绪回应,哪怕链接不再是基于过去的记忆积累,更多是即时的情感体验。这对患者家属群体也是一种安慰与力量,主观感受的回应也是他/她们对自我身份的坚持与“表达”。/ 模糊虚实界限观感上想起Sing Sing
9 inspiring
BJIFF 这个病的惯常拍法,是讲亲人在情感上和在生活中的被影响。这部反而在讲病人自己又是怎样的困惑,挣扎,不甘,直至最后。没有用很痛的视角在拍,但还是难过。
常见题材想拍出花来就得找到一个特别的角度或者细节,但这部电影欠一点儿加分项
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年老的女人,如何面对记忆像海潮逐渐褪去,尊严的巢渐渐无枝可依,一生的技能和成就从身体中飘散,而永恒的爱欲和情感却最后才离场。这是生命莫大的残酷。感谢影片捕捉到了这些,只是还是略显不太真实,或许是影调太暖,服化道太干净,甚至有一丝养老院软广的感觉。
不喜欢,视角太残忍,不是题材的问题。
好文艺,画面很美,故事很文艺,讲述节奏也很文艺。整体故事并不复杂,如果能对简单故事里的点滴细节有深刻感受,那就会喜欢这部电影。
《X》“好”结局be like。拍得其实很有意思,感觉视角一直在残酷和梦幻之间切换。话不多,只是“展现”。很喜欢最后的处理,也许前九十分钟不管好的坏的都是记忆碎片里的highlight。其实大部分时间里,都只是在一片混沌里摸索,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温柔又残忍
整个影片的摄像,运镜,节奏和留白都match我,所以看的很舒服。选择这部片子是因为也收过ad晚期死活不住院的患者,楼道里大哭大闹,家属也哭着说“实在是看不了了”。很想换个视角看看他们的生活。故事中的评量表体检太真实,甚至忍不住根据症状给病人分期。自然地流泪,想买个gopro,想多多回家。
安妮埃尔诺的妈妈在失智后写下“我走不出我的黑夜”,这部电影就是关于那片黑夜残酷又温柔的展开,隐秘的欲望、短暂的友谊、童年的碎片、身份的混乱不适…Ruth在夜幕下的超市停车场闭眼逐一触摸蔬果、喃喃确认它们的名称,她用对食材的熟悉与来自家族的德语,去对抗来袭的失智与遗忘的真相familiar touch, facing unfamiliar life.几次镜头靠近她的皮肤,我走神想起我的姥姥,她四肢常年干燥脱皮,我总带保湿乳给她,有次她说不用带了皮肤不干了,衰老让皮脂腺萎缩达到奇异的“平衡”. Old age is no place for sissies,片头Ruth赶走Steve时说Don't be a witness, 我这个sissy mortal在电影院却是这段孤独黑夜的witness
北影节与Z,记忆有点疏离了,但是记得当时出来也特别感动,是北影节最喜欢的一部。AFI导演还是编舞者,当时在AFI festival就想看来着。女演员气质和表演太好了。已经记不得结尾了呜呜,回过头来再写。
It feels so scary getting o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