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看电视剧了。
那天在PPS上乱翻就找到了这部电视剧。
就是抱着很无聊的心态看了起来。
看了开头就猜到了电视的大概内容。
欢喜冤家因为缘分走到了一起,经历过很多然后肯定会在一起,厮守到老。
善良的人一定能最后得到幸福。
有点小狗血有点小庸俗有点不出人所料。
尤其是今天看到纸蜻蜓的那个桥段.....实在狗血的很。
但是很喜欢。
很喜欢这样的感觉。
电视只是把所有的缘分都集中在了一个人的身上。
在生活中,也是这样。
很多事情就是要靠缘分。
电视里的他们不管怎样的分分合合,最终还是在了一起。
我想,除了他们的情比金坚,还有能说的只有缘分了。
如果其中的一个细节出现了错过,也许最后可能就是两茫茫了。
所以这就是生活。
很多事情都是顺其自然,发生就发生了。
看过这样的喜剧后心情总是会很开朗。
他们的每个人其实在背后都有着伤痛。
二奶奶小时候与母亲被堂弟设计陷害,被逐出家门。
最后孤苦伶仃。
但是,命运使她遇见了金家老爷,使她拥有一个温暖团结的家庭。
年少时的经历可是说是天大的遭遇了。
我们很多现在说着有着童年阴影的人,与她一比,是否会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的。
公主,六岁才被带进皇宫。
最爱她的外婆去世。
皇宫又是这样的心机算尽的地方。
小小的她,应该是无助的。
还有很多人。
其实看这部剧我会想起《搞笑一家人》。
看着好像是一部很让人开心的喜剧。
却发现都是我们生活的投影。
他们也有痛也有泪。
有失去爱人有郁郁不得志有很多很多的无奈。
但是他们依然很开心。
这不就是我们么?
这不就是生活么?
生活就是这样的。
不是么?
顺其自然,认真生活,善良待人。
就是活着的意义了。
啊又是一弹童年回忆当初看剧照的时候,以为是第二部宫心计,毕竟从演员到服装,相似度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结果没想到,节奏完全不一样哈哈哈,活脱脱一部喜剧皇上终于和三好喜结良缘,显扬有了四德小妹妹。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刘三好高显扬,真的只是在宫心计结尾撒了糖(一直不知道是不是三好的幻想,我不管我就当是现实!
)整部剧节奏超快,除了中间有一点小虐(?
也算不上)剩下的时间都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最后的结局真不愧是大团圆大圆满,大哥家里小孩排排队,驸马家地上跑着一个小豆包,肚子里还有一个更小的小豆包,三弟家里的小宝贝还在四德那里不知道是男是女啊啊啊啊记不清银屏的结局了,应该也是好的几位公主也承包了很多包袱很多笑点,当然最后也是大团圆来我们一起喊出金家精神:拍手节奏(啪啪 啪啪啪 啪啪啪啪 啪啪)金家精神 坚强过人金家精神 笑也要做人 哭也要做人金家精神 跌倒起身 努力前行金家精神 齐去酬神金家精神 食粥都要开心过人金家精神 金家精神 金家精神 金家精神
第一次注意到这部戏是无意中看到香港娱乐节目里做的报道,简直要被那些金光闪闪满头挂饰亮瞎眼,太夸张了!
每个人一出场就像一颗移动的元宝树,看后并没有觉得富丽堂皇贵气逼人,只觉得俗就一个字(捂眼),让人深深为那些女演员们的颈椎担忧,也不知道一场戏拍下来有多少人会得了颈椎病。。。。
吐了个槽(不喜勿看)佘诗曼是我挺喜欢的一个香港演员,但是在这部戏里再也感觉不到她以往的那种灵气了,时间真不留情。
还有能再说一遍别再叫陈豪担男主了么?
真不觉的他帅在哪里啊,要颜没有颜要演技没有演技,确定不是来拉低这部戏的颜值的么?
钟嘉欣港姐美女一个是不错,美女确实是美,但是她的古装扮相真心不合适啊,没有古代美人的感觉,现代感太强。
马国明。。。
你以后还是不要再接古装剧了,别自黑啊孩子。。。
相反剧里的几个老戏骨真心不错,李香琴、关菊英、李国麟、韩马利这些老演员虽然总是做配,但是真心出彩,演什么像什么不过这部戏总归是喜剧,看完得个乐子,嘻嘻哈哈笑过了,神经放松了也不错。
刁蛮公主谁称霸,昭阳最强没话讲,吐蕃招亲无人愿嫁,急招驸马来招架。
金店掌舵丁来喜,为救家业来说亲,体弱二子金多禄,骠勇三子金多寿,兄弟朋友都恭恭敬敬,多禄孝义宁愿舍身,迎娶昭阳保全家。
耿直官媒丁有维,锄强扶弱大无畏,金家丫环吴四德,真假公主实飘忽。
金家娶媳为拜金,昭阳跋扈显本色,侍婢银屏擅技击,主仆联手最无敌,金太夫人忧戚戚。
百忍岂能炼成金?
怒火四绽闹金銮,太宗好言来相劝。
可叹金家尊严失,多禄驸马慌失失,宁抛富贵愿行乞,誓将昭阳来描黑,七出之条妙计施,昭阳机灵保名节,送上法宝三不去!
蛮夷来袭起硝烟,金家无端惹横祸,公主驸马真冤家,患难相扶种情根,三离三合情似金,再续前缘心印心。
几乎没有看过TVB的古装剧,冲着佘诗曼+喜剧看的,结果真的很失望。
整部剧除了演员的演技,几乎没有看点。
浮夸的置景,不能因为有钱人就家里到处是金光闪闪吧,简直亮瞎眼。
TVB的道具也很节约,来来去去就那几个场景,逛来逛去就一条街,皇宫也一点都不气派。
尴尬的台词,动不动就莫名其妙的唱rap,金家精神,还啪啪啪啪啪啪啪,每次看到就起鸡皮疙瘩。
老套的剧情,只能说内容多集数少,所有都像拉了快进,反派也太白痴了,32集包括了真假公主身世之谜,后宫暗斗,边疆矛盾,却并没有显得很紧凑,反而像过家家一样的幼稚剧情。
不过TVB最珍贵的还是演员了,虽然剧情,台词,置景都很糟,演员的演技都还是很可以的。
TVB还是拍时装剧更好看一些,古装格局太小,很容易拍的像过家家。
从历史角度来讲,公主不可能嫁给商贾,商贾在唐朝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商贾出身连科举都不能参加。
首先说说金家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护短,前期和公主不和,一致护家人,后续和公主破冰和好,就一致护公主。
再说说三公主,天子之女金枝玉叶,六岁前在宫外生活,六岁后被皇帝接入宫中,和金家一样对自己人也是极其护短。
对金家人感到最大的反感无疑是金家设计同公主和离事件,先说说起因,金多禄不知道避讳救下青楼女子,公主气急败坏打了金多禄一耳光,讲真如果我是公主我也会打,但是如果是站在金多禄的角度可能我也会救,这就是所谓的立场不同;经过金家和三公主的一番唇枪舌战之后,决定和离,但是三公主发现宫中众人和姐妹们买自己和离,再加上崔太妃呵斥二公主多次和离,于是决定打消了和离的念头,但是金家却在想要和离的路上一走不回头,甚至设计以七出休公主,但是最终被公主反击,其实说白了,金家和三公主成亲是互相取利,而和离闹剧是两方利益相互矛盾,达不到共识。
不能说金家人无理也不能说公主刁蛮,不过是所在的角度不同,后续三公主与金家人和好之后,让三公主感受到了什么是家的感觉,也让金家人感受到三公主善良可爱的一面。
前段时间无意中看到了公主嫁到的片段,对这个剧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似乎小时候看过,于是打开了播放器想证实一下,结果这一证实就看了完整的全剧。
整部电视剧我都是在姨母笑中度过的,每一对情侣都各有各的特点。
首先我们的男女主,昭阳公主和金多禄,欢喜冤家模式。
我是一个不怎么喜欢看港剧的人,阿佘是我最喜欢的港剧女明星,昭阳公主从看不起金家看不起金多禄到后面融入金家爱上多禄,在这过程中似乎是金家改变了公主,其实我倒是觉得是公主改变了金家。
金家表面上看起来和和睦睦和其实金絮其外败絮其中,公主看不上也是自然。
小时候看觉得昭阳太刁蛮,长大后在看却是金家人太过讨厌。
陈豪的演技毋庸置疑,金多禄在他的演绎下,我看到了二少爷对公主的转变。
不过昭阳的戏份似乎少了一点。
第二对,司徒银屏和丁有维,细水长流模式。
刚刚知道马国明获得了视帝,先恭喜一下。
银屏和丁有维我觉得感情来的有点突兀,但是也可以理解,两人算是不打不相识。
其实我倒是很喜欢这种火热泼辣的少女和似乎有些迂腐的书生的组合,陈法拉的颜真的戳我。
第三对,阿四和金多寿,缘分注定模式。
我一直搞不懂为什么这对的恋情会这么坎坷,好像主角一直都在相互扶持相互成长的时候,阿四和多寿一直都在虐虐虐。
后来我发觉,多寿从小被母亲教导不能与两个哥哥争,所以他养成了什么都不抢什么都不正,不敢上前的性格。
在面对阿四的时候一味的退让一味的不说,导致两人中间发生各种误会与坎坷,好在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四对,小玉和多福,整个剧里可能小玉是最不招人喜欢的了。
不过其实他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多福,可能小玉算不上一个好儿媳好嫂嫂,但是对于多福来说算得上一个好媳妇。
还有我们又爱又恨的丁父丁母,刚出场我以为是大反派坏到底的人,不过后来也看出来两人可爱的一面,至少他们真的是很爱对方也很爱他们的儿子。
《公主嫁到》挺搞笑的片子,内容与港片的《醉打金枝》有类同。
这部连续剧与《宫心计》的场景取景一样,连四司的衣服也是一样,看来连续拍唐朝的戏真的能省不少费用。
希望不是像《谈情说案》一样,好头烂尾啦!
否则真的港片失去信心啦!
公主嫁到算是今年我比较有力气追的一部片子。
其实说起来这部片子没有什么很特色的剧情,但是看起来不费力气,而且还是比较吸引人的。
前半部分的剧集很具有TVB式的幽默,剧中的一群演员也绝对是适合这类角色的最佳人选。
而且剧集的前半部分设置的还是比较轻松的,没有什么大奸大恶,家族纠纷。
不过到了后半部分就开始觉得有些俗套了。
多福要求分家,韦贵妃的阴谋,突厥的叛乱,这些都是TVB惯用的情节。
对于主角公主和驸马的感情安排,还是比较喜欢的。
主基调就是先吵后好,但是细节上还算是有点新意的。
公主虽然刁蛮,但是从一开始就看得出是心地善良的,不然也不会傻傻的给乞丐发碎银子。
每次搞得金家大吵大闹,其实也真是金家自己人有那么点问题,比如多寿假称自己出师少林,多福变卖御赐人参等等。
而且每次不欢而散之后,昭阳也会反省说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但是总是嘴硬不肯承认。
两人经皇上调解之后,看对眼,倒是非常迅速。
再其后,因为发现纸蜻蜓的缘分,是感情的升华。
感觉剧集的后半部分有点仓促,剧情也比较俗套。
比如韦贵妃证据确凿后自刎而死,还有金家仓促间被赐死罪,又比如昭阳和阿四被关在没有的房子里断水断粮。
正是古今皆可用的俗套,而且觉得看了不紧张,因为肯定能找到的。
还有最后集体大肚子出现,真是俗之又俗。
前不久的施公奇案II也是这样。
最觉得不可理喻的是韦贵妃没事不和别的贵妃争宠,非要搞一个已经出嫁的公主。
虽然有解释说因为她生产那天,皇帝去接昭阳回宫了,那也必要搞到昭阳已经嫁出去了,还要耿耿于怀吧。
剧集中的纸蜻蜓和金家精神爱得鼓励还是觉得是一种很好的精神信息。
第一次看到多禄被气晕之后,就打开纸蜻蜓来平复心情,这真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总的来说觉得这部片子算是很典型的梅小青的特色,而且算是不错的一部放松心情的大片。
兴致勃勃地等来《公主嫁到》,毫无惊喜,经不起一丝心湖的波澜,没有预期的高潮迭起,没有令人回味无穷的细节考究,有的只是雷死人的情节,让人无语的三代同堂,家和万事兴,以及和<宫心计》一般的金碧辉煌。
耀眼的金色是整部剧的主打色,要的是气派,走的却是温情。
不搭调的画面感和要表达的主旨意义,不禁令人寒噤,如同《宫心计》,一再强调的醒世哲学让人生厌,从刘三好“说好话,存好心,做好事”的人生宗旨,到时时响起的掌声叫嚣,金家精神让人囧到不行,甚至所谓的《劝世贤文》,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也难免落入俗套,还有些做作、虚伪之嫌。
耳朵生茧,直到听着想吐,着实不是一件好事!
TVB的编剧们能不这么折磨人吗?
突然开始想念康雅思的小小心机,想念丽妃娘娘的横眉竖眼,从何时开始,好人已经没有坏人得宠?
是因为坏人坏得真实?
还是因为好人好得虚伪?
自从《溏心风暴》的亲情线路大获全胜以后,编剧们着实兴奋了一把,又开始把矛盾指向所谓的温情,所谓的家族,所谓的同心同德。
以往的同题材剧集的确是经典,让人回味无穷。
然而没有新意地延续,毫无创新的拿来主义,还能让观众当之为宝吗?
老套的情节没有击溃影迷,只因为他们搬出了有演技的演员们奋力压阵,以前不喜欢佘诗曼的,如今却不敢苟同。
时至今日,能让我坚持看完全剧的,不是情节上的波澜起伏,而是陈豪等人的卖力演出。
欣赏的是昭阳和多禄的生死相随,赞叹的是银屏和有维的不离不弃,多少是有些感动的,明明能猜到故事情节却也作罢,任由他们将我们带入情境,为之辛酸,为之苦恼……或许不能和以往的经典相比,然而极尽奢华的装扮还是有给加分的,这是TVB一直以来的色彩配。
且不论其他,光是后面细腻情感的升华,就足以让我坚持下去。
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当做消遣,未尝不可!
演员都不错,只是剧情弱爆了,仅仅为了听粤语而已。
很欢乐啊!!!!
编剧牛
适合阖家观赏~
都知道港剧弱智,问题是爷就爱这个神经兮兮的调调
愛共鳴的一家。不知道他們和伽瑪(Gamma)大星雲第58號行星K隆星有什麽深遠的民俗關係,無時無刻都愛以擊掌代替喉音共鳴,外兼亂押韻。。。
不看剧情只学白话。。。一路看下来没有惊喜没有恍然大悟的简单。
比宫心计好些。MO最适合这般喜剧,虽然金多禄没有水东楼打动我心。这次的台词很得意,不过群戏了个人发挥就有所限制。浩然的脸真是逆。法拉和马明配的也欢喜。蒋志光最近很亮啊,且每次和马明一起就会壮烈牺牲。TVB江河日下是真的,剧集越来越没营养,最适合打发时间自我麻痹追求皆大欢喜。
一开始几集好看,后面直接弃剧。
不错啊很欢乐
金家精神不错,但是讲完之后能不能别拍手啊。
我只想说到底我的笔记本什么时候才能拿去修?我实在受不了了.....
补档
金家人真是欢天喜地啊。
金家精神,佛口蛇心
很搞笑
TVB古装剧的台词写得真是精致。我在关菊英出众的主题曲下,坚持看完了整部戏。
这种亲情太难能可贵了~~感动所在啊~~
金家多少有点问题,老大刚愎自用,老二不学无术,老三有话不直说,明明是他们自己之间你瞒我瞒随便哪个错真的犯了都是欺君,公主及时叫停拆穿真相也能怪公主无事生非
其实挺假的。。。我只是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