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王》开场前,我在影院百无聊赖翻着画册,猛然发现这片竟是《画皮》幕后团队出品,登时有种看到史泰龙出演小清新的讶异。
等看过影片,发现并无混杂乱搭。
《画皮》是“魔幻爱情巨制”,用虚无缥缈的神话仙境,包装一段世俗三角恋爱,《金刚王》是“功夫格斗大片”,故事背景却并不写实,乃是一个“异次元空间”,两片的创作思路,其实挺相通。
朋友说,《金刚王》有刻意靠上抗日主题之嫌,其实它的世界观设定颇为特异,与抗日关联甚微,“哈迪斯”类似《美国队长》里的“九头蛇”,是个架空势力,不但与历史绝缘,甚至在片中不受军国主义把持的天皇政府认可,如此一来,与国人仇恨的“侵华势力”差距极大;而主角的身份复杂,曾是恶之一员,又一心向善萌生反抗斗志,其抗争的动机,也并未上升到民族之战的壮烈(至少表面上),只是出于人之善性,想拯救孩子和无辜者。
《画皮》团队把一部真拳实脚的朴素作品用漫画触觉呈现,其中几处(主要是那疯猿段落)还透着cult诡异趣味,维持了一种高概念的姿态。
在这样的世界观指导下,片中一轮一轮的过招,被去政治化、去宏大化,剔除了多余的负载,纯化为善与恶的简单对决。
一再展示空手道的手刀,泰拳的飞膝,以及少林武术与散打、柔术、跑酷合流的近身格斗术,哪像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武学成就,只差一步就要迈进时髦的MMA。
武术行家们大可以抱怨乱来,但谁叫这是架空的漫画世界,招数自然是越新越酷越好了。
其实具体到格斗生理学,是比较写实的,有一个细节,金刚王将铁幕雷绞倒在地,反被对方举起,因为关节技的杠杆需要体重制衡,当两人体重悬殊,便不那么有效。
也有适当的夸张视觉效果,金刚王死磕疯猿,两人从墙下翻越孔洞,分别从两侧上墙,又在桥顶杂技般过上数招,全在一个镜头内,用了威亚但不张扬,精彩之至;这一场比试还有几个降格镜头,制造角色倏忽而动、快如闪电的错觉,插的不动声色,挺低调逼真。
继李小龙、成龙和李连杰、甄子丹之后,释延能被誉为“第四代功夫片接班人”。
在打星领域,新人要出头,选择擂台格斗、闯关斩将的类型片,是相当符合职业生涯规划的。
前不久另一位新星陈虎也拍了《太极侠》打响头炮。
擂台比武使不了借物打人的花巧,变不出十八般兵器的花哨(片中苍生大介还提倡“用刀的武士不是好武士”),犹如武术界的T型展台,是最能展现演员功夫和身段的舞台。
释延能大有复制前辈李小龙成功的野心,和李氏“四部半”一样,《金刚王》冲突简洁直白,最大程度消除理解障碍,正邪势不两立,主角爱憎分明,释延能坦坦荡荡+怒发冲冠的演技,也与四十年前李宗师不谋而合。
英雄进入敌人大本营击杀魁首,是《唐山大兄》,《精武门》和《猛龙过江》都用过的设计,和《龙争虎斗》的主角一样,金刚王也是少林俗家弟子,两片高潮也各有一场百人混战的暴动,至于层层挑战高手,当然来自《死亡游戏》的构思。
对白多穿插对佛学、哲理、武学宗旨、生命意义和英雄使命的探求,也是李小龙首开的先河。
《金刚王》没有大明星,却定档强手林立的国庆档,号称要跟《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二王争霸”。
笔者看的这一场,有许多单身男性落座,挺为影片欣喜,这个观众群,《狄仁杰》未必招揽得到。
影片是双雄格局,还有两大汉赤裸上身过招的基情场面,但就如《猛龙过江》的李小龙与罗礼士,有一种英雄惜英雄的悲怆,腐味并不浓,直男完全不用担心被扳出些许弧度来。
释延能的主角首秀,当然不能和李小龙的石破天惊相比,但执着追逐巨星的脚步,总能打出一片天。
(文/方聿南)
罗永昌导演是什么人?
银河的嫡系,以剪辑成名,导演生涯中最出名的作品……嗯,八成是网剧《盗墓笔记》——第一导演是导演《大闹天宫》的郑保瑞,很悲剧的赶脚。
不少片子都是剑走偏锋的类型,有可以只看颜值,比如《赏金猎人》,有的可以只看动作,比如本片,所谓“第四代功夫片”名副其实,尽管我不知道这个第四代是怎么算的……但本片在动作上非常出彩,三场打戏各有风格,第一场的综合格斗,第二场的镜头调度,第三场的高速摄影,玩出了花样,玩出了技巧,玩出了水平,拳拳到肉,最起码看动作戏,这波不亏。
话说回来,与动作场面比起来,那故事情节就不知道是哪个中二编剧喝high了以后把网络小说和动漫嫁接过来了,福建莆田少林寺,金刚王,哈迪斯神社,17秒必杀技……看这些关键词,你能想象这故事的背景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吗?
仓田保昭老爷子这酱油打的,本以为还能来一场《精武英雄》般的对决呢,结果老爷子后来悄无声息莫名其妙地跑路了……
无疑,该片最炫的是武打镜头,随处可见的快进快退和大特写,配以管弦乐队的宏大音乐,基本算得上国产武打片的上乘之作。
主题很明确,就是精神抗日,基本半隐于世的金刚王最终为营救孩子愤而起身,直面哈迪斯。
金刚王和疯猿对打亮点在夜色鬼魅渲染和水中搏击,号称亚洲舞王的南贤俊疯癫的动作应该是个创新点,却总让人抑制不住出戏,最后金刚王和仓生大介雨中对打非常精彩,雨滴特写和喘息令人身临其境,画面精美,刘承俊的肌肉简直爆掉眼球。
金刚王的哥哥一角是太大伏笔,之前诸多特写镜头让人不禁揣度其隐秘身份,我所想的是,最其貌不扬的他应该在最后关节亮身,他才是一等一的高手,甚至,有可能是苍生大介真正的师傅。
很意外,是金刚王未死的哥哥。
亲情牌最后打出,成为金刚王反败为胜的关键。
此外,友情也有提及。
苍生大介与金刚王小时相识,少时相伴,随政见不同,各为其主,但却惺惺相惜,苍生大介说,我想跟你做朋友,金刚王断然拒绝:对不起。
但多次闪回的少时回忆和隐现于金刚王脸上的温暖笑容说明了一切。
纵然长大后各怀心事,儿时的共同回忆是我们最温暖的故乡,是永远也回不去的故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配乐相当大制作,堪比好莱坞大片配乐,管弦乐或者单纯击打乐运用恰到好处,或者加重紧张,或者柔缓抒情,女声让人想到恩雅。
本片女性角色不多,基本是男性片,武打或许适用于男性,其宣言的精神却男女普适,“唯有爱能通往天堂”,然也。
说几点不足。
“没有必杀技,只有必杀心”一句反复出现,个人感觉,“十七秒绝杀”这个名字太low了些,打斗时身着牛仔裤的金刚王难免有穿帮之嫌。
释延能虽然有功夫功底,但某些武打动作设计不好看,感觉毫无力度和新意。
另外,个人狭见,如果由甄子丹来饰演,或许更合适些。
功夫片常见的叙事思路同样套用于本片,大隐于市的功夫高手,欲归隐山林却被迫出山,巅峰对决最终拯救世界,英雄梦塑造完毕。
文化价值层面陷入师门恩怨江湖恩仇的旧样式,文戏演员普遍替代功夫演员,真功夫变成了真特效,武打演员断代让人担忧。
对于娘泡久了的华语功夫影坛来说,《金刚王》以第四代功夫片的旗号出现,目的单纯、行为简单,以阳刚的、复古的功夫片形式,重新提起了人们对于硬派功夫片的兴趣。
可以说,从《英雄》等片开始,中国的功夫片或曰武侠片就变得越来越视觉化,以一种更为外在的表现形式去征得观众的喜爱。
但是,过多强调表现力却忽略了功夫本身的意义,所以多年后《叶问》中甄子丹以一套凌厉的咏春拳才能博得喝彩。
所以尽管如《太极》等片探索了功夫片的多种表现形式,但如《金刚王》这样真正以功夫为本体表现的硬派影片,在市场中应当占据一定的位置。
《金刚王》通篇观下,会发现剧情直白、无过多的叙事技巧,通关式的情节设置让影片结局似乎也不再成为悬疑。
在这一点上,影片会被一些观众诟病,毕竟抛去华丽的武打,影片留给观众可以回味的似乎不多。
但显而易见的是,《金刚王》是一次精准的市场投放行为,对创作方来说,故事讲圆满就是合格,真正体现影片本质和核心内容的,是影片在视觉上极具冲击力的“真功夫”。
影片的功夫,基本从头到尾贯穿而下,丝毫没有泄气之感,拳拳到肉的痛感想必也是可以为很多观众所能够感受到的,尤其在大荧幕的刺激之下,血肉横飞的刺激,就不是如《太极》这样的影片可以比拟得了。
主角金刚王的饰演者释延能,经历过一番配角的磨练,终于得以在影片中担当重任。
但实际上,他的本事、或者说武打本事,早就值得这样一个角色。
好功夫加上具有表现力的形象,影片中金刚王的形象充满了男性荷尔蒙,而与刘承俊的终极对决,就更是让人看得血脉喷张,真正诠释了力量和功夫之美,所以说《金刚王》是一部男人戏,挑起的是男性作为男性的本真,是一部用肌肉写就的功夫盛宴。
功夫片最怕纯粹为功夫而功夫,那就成了一场武术比赛。
《金刚王》讨巧的是,将南少林与抗倭等历史事迹进行了有效的关联,继而将整个故事放置在了抗日的大环境下,给英雄的所有行为都披上了爱国主义的外衣,显得正义又家国大业,同时给其在影片中的暂时性挫败披上了悲情的色彩,征得观众的认同感。
这样的技巧并不新鲜,在功夫片如黄飞鸿系列、叶问系列中经常被运用,也证明了这种情节设置的有效性。
《金刚王》讨巧的引入这样的历史背景,则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功夫的空洞感。
从视觉效果来说,看得出制作方用心雕琢了场景,用心的体现就是影片中各种武打场景的冲击力上,从对决的中景到恢弘的全景,也许算不上十全十美的精致,但看上去很美。
《金刚王》拉开的是国庆档的国产片竞争序幕,影片本身存在着瑕疵,但对于一部回归传统功夫片的制作来说,有漂亮的打斗,就够了。
情节上, 释行宇废话太多,这个先不说..我刚刚看到,打日本胖子,竟然嘴上的血是紫色的.卧槽(别说冬天冷,冻得皮肤发紫,这不科学)还有.打了半天胖子,嘴里一个劲的冒血, 没有肿伤, 这个化妆B, 太垃 圾了..我目前打算关掉,不看..导演根本就没诚意,也没用心话说释行宇演这角色不适合.. 要像李小龙那样的汉子,才能出味道还有.女记者眼睛斜视严重,影响观影. 这B导演这菜B..气煞老衲我看了45分钟,所有演员都不自然, 连白人演员也不自然.......唉,这菜B导演 怎么导的.......白人应该是自然流的演员,竟然能把他们弄得不自然,果然是菜B中的牛B完全是导演应付上级领导/或者导演就是个菜B
《金刚王》,这部电影怎么说呢,影院观影的过程还算刺激,三段武打设计都很精美,尤其是第二段对决疯猿更是让人热血沸腾,但是到了结尾终极BOSS时怎么看怎么像斯巴达勇士,尤其是最后一起喊出的“金刚王,自由”时,如果换成“斯巴达,freedom”也毫无维和感。
看得出主角释延能的功夫底子非常不错,但是文戏表演痕迹着实重了些。。
3星推荐有些勉强了。。。
无论你砸了多少钱做宣传片,也无论你请了多少水军四下发水贴,但始终掩饰不了本片作为山寨综合体的本质,本来我以为这是功夫片,后来又怀疑是基情片,在后来以为是斯巴达克穿越附体,一度被各种秀肌肉的桥段说吸引,正当我以为这是熟男showtime的时候,结果却告诉我,这TM是红色主旋律电影,谁能解释下 这到底是什么节奏?
回到主题来说,单看电影的名字就知道是有多山寨了,当然我最开始也很疑惑,为什么要去这么一个名字,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是导演的良苦用心啊,金刚王,从字面上就把金刚狼,变形金刚,金刚,当然海报和电影的风格也透露了浓重的斯巴达克的意思,也就是说无论是单挑,群P,还是特异功能,机械操作,角斗这些象征符号都被包涵在了里面,该有的都有了,为了迎合本土观众猎奇和民族自豪感,自然是要加上第四大功夫,猛揍倭寇的桥段。
好了,到这儿,已经算是完全剧透了,你只需看完上诉的简介,再想想里面提到的电影,再结合一下我民族英雄擂台开挂的情景,您就不用再花费大价钱去电影院了。
跟大多数国产奇葩一样,都会存在以下的特征,各位只要抓住特征,就可以避免上当:首先,会耗费大量的财力制作宣传片,还有类似的电影活动,基本上电影精彩的桥段都被涵盖在里面,以此给人造成一种迷惑。
其次,会玩出一些新概念,比如次世代动作,国际伦理谍战片,或者第五代功夫巨制等等,不管怎么添加华丽的词汇,始终都掩盖不了电影本身的残缺。
第三,这是老套路了,那就是请明星大腕,当然这得是在制作费用充足的前提下。
第四,雇佣网络水军,占沙发,刷评分,现在饾版,时光等已经彻底沦陷,但凡被推荐到第一页展示的,各种文艺的解读,没有错,这些都是水军所为,现在这个群体越来越庞大,大有主导观众舆论的势头。
最后,请记住上诉的奇葩电影辨识标准,不要再给这些没有一点诚意,投机倒把的三流导演们任何机会。
自由万岁。
金刚王是一个玩家,然后打一个副本,副本名叫哈迪斯神社,位于南少林寺。
第一个BOSS叫魔尸金刚,该BOSS身体柔软,会释放缠绕,会爬墙。
第二个BOSS叫魔狱金刚,防御力高,动作缓慢,攻击力高,具有一招秒杀的技能,点名要躲。
最终BOSS是冥神金刚,攻防,速度都一流,可惜不是主角。
小兵有玩家一起进本的NPC清掉。
副本全通之后,玩家可得到成就,金刚之王。
======================2333333==================作者:师凉大大!
废话不多说了,从“武”与“禅”这两个方面,谈谈个人对于这部电影的体会。
武这部电影的核心在于三场挑战,这三场挑战各具特色,别开生面,与动作类游戏不乏相通之处。
第一场,对阵狱霸金刚。
狱霸金刚有点类似动作游戏中的巨型boss,压迫感十足,但灵活性、机动性有所欠缺。
主人公利用台阶、墙壁等地形来伤害对手,颇有新意。
狱霸金刚相当于游戏中的近战战士型角色、力士型职业。
好比仁王里面的东国无双吧。
第二场,对阵疯猿。
第二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动作游戏中的解谜环节,比如鬼泣3里面的影子BOOS,要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有效攻击敌人。
敌人出手狠辣,行踪诡秘,类似游戏中的暗杀者职业。
双方打斗时也利用了地形因素,主角利用墙壁废了疯猿的手指,让他手上功夫大打折扣。
最后又在水里击杀疯猿。
第三场,苍生大介。
这个属于比较均衡的boss,压迫感不及巨型boss,也没有暗杀者神出鬼没的诡秘。
剥离了外在附加的特性设定(巨大体型、诡异行踪),而将重点放在武功招式本身上,在打斗上更有所强化,为观众呈现出一场不逊于叶问系列的终极决斗。
除了三场核心打戏外,另外有几场次要打戏我觉得也相当不错。
金刚王在少林暗处独自练习17秒必杀技。
镜头不时晃过金刚塑像的面部,塑像的威严神情与人物的面部交错叠加,使金刚王的动作更显威势,增添动作美感。
在师傅圆寂前,金刚王在寺院打下师傅教给他的第一套拳,神态安详,有一种沉静之美。
苍生大介独自面对木人桩练习,忽然,在明暗交错间,木人幻化为一个个蒙面武者,与他对打。
原来他是在和假想中的对手交手。
这种虚实转换的镜头切换,让这场打斗显得亦真亦幻,富有神秘感、玄虚感。
类似的还有金刚王在苍生大介面前演练17秒必杀技时的情景。
金刚王以木人桩为对象,跟假想的对手交战。
苍生大介在一旁看着,同时也在假想中与金刚王对战,拆解金刚王的招式。
这种“假想战斗”当真是又一种新奇有趣的视觉体验。
#金刚王之死亡救赎#个人简评:中为洋用,中洋融合恰当的新一代硬派功夫电影!
拳拳到肉,步步偶尔小惊心!
抱着看B级动作片的心态去看这部电影或许你会有意外的小惊喜吧,然而或许是剧本本身的硬伤,试图用一个远得我们太遥远的故事(虽然并不是难懂),或者说是其他民族的故事,实难让人产生共鸣,再加只有一群二三线演员班底和不得力的宣发!
注定了本片最终只能在电影产量太大和女性观众为主的情况下沦为炮灰的命运!
不过做为开创新一代硬派功夫电影,此片运镜及动作方面已尽到了其破旧立新、开山拓荒的使命!
精神可嘉!
顺便说一句,本片肌肉男成堆,有兴趣的MM,不妨一窥哦!
整个叙述太过平淡
开头一大段两人对话,让我放弃继续看下去的念头。这种慢节奏的电影,不是我的菜!我把这种电影一般都归纳到文艺电影类型中,反正是看不下去,不推荐!
现实还是梦境,故事还是真实,多线叙事,但整个故事居然可以这么老套。资源错误误看此片,印度英语很难受
实在是看不下去,只能删了
印度电影拍得这么一般真是难得,其实题材还可以,只是表达的不到位
剧情又扯又无聊
15分钟弃
其实故事本身还是挺好的,节奏和叙事没把握好,演技也有些差强人意。中间女孩感叹现代教育是生产机器真的是莫名其妙,也不是她说的不对,就是和整个电影的主题和氛围太不搭了
没想到豆瓣评分这么低,但我觉得挺好看的啊。轻悬疑推理,有基于前沿科技的大脑洞猜想,也有基于科技应用而引发的道德、伦理、法制问题的探讨。另外:爱情(感情)是机械人生的一抹亮光。
装腔作势得太厉害了…
海报和名字挺吸引人,内容我很无奈。。有点失望,剧情拖对话奇怪
其实我觉得还可以,整个形式很有意思,很小成本,但是故事讲的还行。
This will end in murder 一个无限循环 书里书外
叙述创世界,无真幻,意识层
片头挺好看的,节奏不行,介绍人物和背景花了太多时间,给后面的冲突戏份留笔太少,eleph(只记得后面四位)的戏份纯属多余,这些完全可以通过作家和三位实验者的对话交代出来,比如主控质问工程师怎么搞砸的,接着讨论eleph的意识和思维状态现状。剧本估计是先写结局再往前推的剧情,所以eleph的行为很刻意,如果主控只是勒令作家封口,他能怎么找到主控?枪杀作家后警方立即到场,出警能这么快吗,而且涉及机密,主控也不一定会被逮捕吧。不太明白医生和工程师为什么一直杵着不走,主控行为不可捉摸一直在威胁他们,他们不怕主控枪杀三人然后伪装现场吗,工程师的手枪也可以圆上三人冲突戕害的逻辑。点子不错,细节不行。
我想找到你,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你来找我
纸上谋杀2017,优酷电影名是《生死游戏》,几个人的谈话拼凑成一个故事,慢慢给出线索恍然大悟,故弄玄虚全靠叙述,没什么精彩部分,简单概括就是阿勒弗利用塔斯科约来琴妮和科德,引出他的创造者达玛……车站讲故事的人就是阿勒弗,听故事的纳丝是阿勒弗爱的女孩,琴妮医生设计出了完美的婴儿,电脑工程师科德经常改造阿勒弗的大脑,塔斯科是抄袭作家,达玛是基因设计师~阿勒弗的创造者,故事里的有些一笔带过的想法还算脑洞大开,买DNA,改造基因婴儿
纸上谋杀
套了多少层?谁在讲谁的故事?这是梦还是真实?没有半点科幻场景的伪科幻电影。悬疑味还是够的,感觉还不错。
想以对话撑起悬疑和科幻元素的片子,没有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编剧的想象力是行不通的,不然,80分钟,都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