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看完了韩国最新犯罪惊悚电影《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后,在令人胆寒的同时,也是觉得这片子是真心不错。
电影以智能手机为载具,却又以新鲜猎奇的题材切入,加之剧情层层递进,整体惊悚氛围感是相当到位。
本片开头便以智能手机为第一人称视角,来体验女主一天的生活,既能直观的感受到科技所带来的便利,又能感受到女主一天满满的正能量与生活丰富多彩。
直到女主的手机失落被男主捡到,剧情开始朝意想不到的方式发展。
尤其是男主以手机前置镜头为视角展现时,观众也成了偷窥者,和片中的“禹俊荣”一起偷窥起了娜美的所有日常生活,这段情节在片中可以说相当出彩。
而在人畜无害的帅气外表之下,却隐藏着另一副天生就像“心理变态”的面孔。
片中“任时完”将一个外表阳光善良。
实则心思缜密,处心积虑,心狠手辣的变态连环凶犯演绎得惟妙惟肖。
这样的男主演无疑是大大提升了本片的眼缘和可看性。
总的来说,本片的爽感还是在线的,年轻演员的男女主演技更是加分项。
只是相比演员的出色,剧情似乎是差了那么一点,但好在题材引人入胜。
在结尾鸟瞰角度下,街头上个个低头看手机的人群投下自己的影子,寓意着已经离不开手机,长时间活在虚拟世界的当代人手中的手机变成了我们的影子。
正如我们平常通过手机上的虚拟账号看到的是他人在网上展现出的样子,而其中有多少真实,又有多少伪装却不得而知!
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 (2023)6.42023 / 韩国 / 剧情 悬疑 惊悚 / 金泰俊 / 任时完 千玗嬉《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是个很合格的商业电影。
剧情一般,但是演员的演技加上题材跟生活息息相关也不至于很无聊。
导演想传递的信息才是这个电影比较有价值的东西。
导演很直接很强烈的控诉恨死手机了。
我想从手机是影子、是控制、是毒害,这三个方面解读这个“恨”。
一,人们举着手机走来走去时的影子倒映很形象的表述了现代社会人与手机的关系,人们沉迷于手机,好像一分钟都离不开手机,这种如影随形也让我们对外界的信息不敏感放松了警惕,就像女主根本察觉不到杀人犯故意接近她时的异样,哪怕他爸爸提醒她,她都不以为然。
二,我们的人生好像被手机绑定了一样,衣食住行,人际交往,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手机,看似我们在使用手机,实际上被手机控制住了,没了手机人的正常生活都没法继续。
我们不得不每天举着手机。
三,毒害 毒害不仅包括信息泄漏被手机监视的部分,还有手机让人变得麻木、行尸走肉。
人—手机倒影的镜头第二次出现,是人们拿着手机在观看《连环杀手杀害了八个丢了手机的人》的新闻的时候,在大街上,在地铁里,人们面无表情的看着新闻。
好像这件事跟自己毫无关系。
最有意思的设定就是杀人犯的角色了。
我会理解为“杀人犯”是手机的拟人化表达,把手机背后的隐形危害具像化。
他杀人没有动机,随机挑选,丢了手机的人被他捡到就会被杀掉。
丢手机只是表面的原因,实际上,手机才是真正的杀人工具,是手机可以监视人的一举一动给作案提供了最实在的便利。
手机承载着人的行动轨迹,亲属关系,社会关系,只要利用手机里的信息就能轻易地靠近并摧毁人生活里的一切,甚至会波及到家人。
丢手机是很普遍且随机的事件,意味着我们都有概率成为受害人,不是说丢手机好可怕,谁丢了手机谁倒霉的问题。
是科技的边界没有规范到位让我们处在高风险的环境里。
最讽刺的是杀人犯是黑户,没有登记出生的人,这就给追查并防止犯罪带来困难,《杀人犯》可以是任何一个人,可以伪装,躲在暗处,甚至“不存在”,但依然可以监视着我们的一切。
就像结尾杀人犯被抓了多的是躲在暗处里的人支持他、崇拜他、模仿他,最后的定格是一个手机依然在拍着女主。
监视没有停止,犯罪没有停止。
杀人犯就是我们手里的那部手机,轻蔑的眼神凝视着我们,好像看透了我们的孤独,好像嘲笑着我们的无知、愚蠢——被控制了还不自知,以为有了手机就跟世界有了联系,殊不知喧闹的世界跟我们的联系是很容易被切断的。
杀人犯笃定的跟女主承诺,“只要24h有人联系你我就让你活命,可惜前八个都失败了。
你看,你爸都没人联系”。
杀人犯笑的那么嚣张,因为他已经让女主丢了工作,没了朋友,躲过了警察追查,换了一部手机依然控制着她的手机。
这样猖狂的背后,是手机无形中主宰的人生。
是无助的孤独。
手机的隐患是我们都注意到的现实,只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去防范这些隐患,减少带来的损失。
各个社交软件,短视频,电商平台都在精准推送,我们享受便利的同时,也感觉被冒犯了。
久而久之,便利不再便利,掉进信息茧房,被推销骚扰电话困扰,怕被诈骗提心吊胆,担心父母被利用,怕地址暴露,怕被追踪……一切我们所担心的,用连环杀人这样极端的情节,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才是这个商业电影价值所在,哪怕我们现在没有办法解决手机带来的所有社会问题,起码被看见被拿出来讨论就已经很好了。
起码,有意识的放下手机,接触真实的世界,关心在乎的人,别等到有一天手机质问我们:“这么孝顺?
早干嘛去了。
”或者“这么关心孩子,早干嘛去了?
”另外,演员的演技,颜值都很棒,剧情一般的情况下撑起了整部戏。
用手机摄像头监视的画面拍摄镜头也很有代入感,女主好美,男主是长得好乖的杀人犯。
晚安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韩剧天使】 欢迎联系授权转载)二十年前的我们根本想象不到,智能手机可以改变我们的通信方式。
那时候只有固定电话,手机都很少,更别提智能手机了,再看现如今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智能时代与网络的发展速度也真是超乎了人们的想象。
必须承认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早已离不开智能手机。
换句话说控制手机就相当于控制了一个人的全部生活。
但是你有想过吗,假如你不小心丢了最重要的手机,手机里记录了和自己有关的一切隐私,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
这是Netflix今年2月上线的韩国最新悬疑惊悚类的电影。
电影改编自日本作家志驾晃创作的同名小说。
主要讲述了一名平凡的公司职员弄丢了记录自己所有个人信息的智能手机后,日常生活开始遭受威胁,追踪随之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由任时完、千禹熙、金熙元主演。
故事的女主人公娜美(千禹熙饰),她是一名刚成立没多久的新公司里的一名普通职员。
一个傍晚,在她坐公交车回家的路上睡着了,下车时她的手机又刚好从自己口袋里掉了出去。
娜美并没有意识到她的手机丢了。
结果,她的手机被俊荣(任时完饰)给捡走了。
俊荣不是普通人,他是一个变态杀人魔,已经杀死了八个人。
娜美被他随机选中,成为了自己即将要杀死的第九个目标。
娜美的闺蜜先是联系上了俊荣,希望他能把手机归还给她们。
俊荣在这时就已经开始计划了,先是利用AI语音掩饰自己的原声,再然后将娜美的手机显示屏砸碎,通过AI语音让她去维修厂见面。
娜美赶到维修厂见到了俊荣,她以为俊荣是个好心人,按照他的要求填写了手机密码才给她修理手机。
娜美毫无防备,在外面都等得睡着了。
而另一边的俊荣打着修理手机的旗号,实际在她手机里的每个软件上安装了间谍软件。
于是乎,娜美拿回修理好的手机后,俊荣通过跟踪她的日常,他了解了所有关于娜美的信息— 她的行踪、爱好、品味、工作生活、财务状况和社交网络。
俊荣这么做就是为了更好地接近娜美,但是娜美的爸爸在这时发现了他接近女儿是不怀好意的。
俊荣发现娜美爸爸提醒女儿后,决定要先解决掉娜美爸爸。
紧接着,俊荣又利用各种黑客技术把娜美的工作和闺蜜都“搅和黄了”。
娜美众叛亲离,身边再也没有了能依靠的人。
幸运的是,娜美想到了手机维修后才开始发生的这一系列离奇事件。
当她找到维修厂时看到了两名警察。
警察也没有说实话,娜美只以为俊荣是网上的那种N号房偷拍奇怪视频的男人。
她没意识到危险,于是自告奋勇要去“引蛇出洞”。
对于很多变态杀人魔来说,讨厌一个人最好的办法不是直接杀死他,而是折磨至死。
娜美的爸爸一直被俊荣放在浴缸里泡着水,双手和双脚捆绑着,嘴上也黏着胶带。
身为被害人的娜美为了救自己的爸爸,跪下向凶手道歉求他放了他们。
娜美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是俊荣的目标。
而俊荣回答,随机而已,他要杀人是没有理由的。
首先这部电影的题材很新颖,设计思路很清奇,又紧跟社会现状。
“头皮发麻,背后一凉,气冷抖”用来形容这部电影真的都可以,真实且后怕。
也和《门锁》一样,都是完完全全会真实发生的事件,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尤其是在前半段剧情中,手机被操纵而引发天翻地覆的变化,恐怖感和压迫感还算到位;但后半段明显bug太多,逻辑不通,结局也过于潦草仓促了,总感觉虎头蛇尾的。
值得一提的是,演员任时完真的太适合演变态这一角色了。
他在去年那部《紧急宣言》中的反派一角就广受好评,还有之前的那部《他人即地狱》,本以为是小白兔,实际却是变态杀人魔,疯批劲儿十足,演技好到让人惊悚!
总而言之,影片立意很好,最后人们还在用手机拍照上传到网络上的镜头也倒是真讽刺。
女主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但手机被人恶意捡到,还假装送到了指定维修点维修,让女主主动去维修点交出了密码,然后解锁手机屏幕,在手机硬件里植入窃听器模块,在手机系统里下载隐形病毒软件,远程监视、监听、监控,在女主发现手机可能被黑客入侵以后,选择报案,管辖她那片区域的警察,却不予理睬,一切都在罪犯的谋划之中,最后女主众叛亲离,罪犯以女主父亲为要胁,胁迫女主,绑住女主手脚,把女主扔入浴缸,眼睁睁看着女主淹死,实施虐杀犯罪。
看到很多人吐槽警察,吐槽闺蜜,吐槽女主,我觉得都是可以理解的。
警察:感觉跟儿子关系不好,加上离家出走,所以第一时间就怀疑是自己儿子,但毕竟是自己儿子,所以还是有私心(但是不得不吐槽,差点害死人啊)加上犯人也很机智,一直在维系警察儿子跟他妈妈的联系,装的很真。
闺蜜:其实电影有几个细节说明女主跟闺蜜经常互相损,拍奇怪照片啊,大晚上故意吓女主之类的,都是一些小玩笑(大概是女主后面问闺蜜的伏笔吧),然后犯人用女主手机骗闺蜜过来一起住,就是为了离间她们(撒谎说黑手机需要近距离),闺蜜被女主质疑的时候,很明显就是说气话,快结尾的时候就主动发信息给女主求和了,其实这个时候还是闹翻的当天晚上吧(故事真的太紧凑了)女主:女主其实没什么,就是很普通的一个女生,我觉得她第一时间没有怀疑手机维修店是因为,犯人装成专业人士,骗女主说这个控制手机的操作要近距离,而女主情绪上头质问闺蜜确实是失智,也不是不能理解,被吓到了,好在这不是当天晚上就发现问题了嘛,可以挽救。
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电影,虽然因为时长限制,有的地方没有刻画好,比如把女主质疑闺蜜的剧情拉长一点,穿插一些别的点来推动,犯人的背景也基本上没刻画,如果是电视剧可能会比较好一点
虽然只是弄丢了手机 (2023)6.42023 / 韩国 / 剧情 悬疑 惊悚 / 金泰俊 / 任时完 千玗嬉
《非常宣言》之后任时完又演变态。
说实话这种帅哥演变态还挺合适,韩国影视剧里的变态杀人狂是真的多。
女主千禹熙的演技自然不必质疑,在本片里的平刘海发型比之前在《主播》里好看多了。
虽然讲信息泄露、手机依赖、监控危机的故事不少,但是本片还是在基础上拍出了一些新意。
特别是在一些小地方的镜头设计用了不少心思。
比如,开场利用手机视角一连串蒙太奇把日常使用手机的方方面面展示出来。
不管哪里都有学生党半价砍的套路,哈哈。
再比如,开头女主趴在阳台的桌子底下,爸爸刚提醒完,女主独自在家,然后门被打开手机伸进来。
这两处都使用了经典恐怖片的拍摄方式。
还有,片中多次使用镜面反射,来营造惊悚和被注视的氛围。
不过,为了故事进行下去,有些地方比较强行,比如三言两语就挑拨了闺蜜关系,警察非要私下调查不叫人之类的。
第一个大反转,懂了悬疑的套路比较好猜,看到电影还剩下三十多分钟也就猜到了。
怎么说呢,也许电影没有特别优秀,但是让人看的很舒服的小成本类型片。
结局发泄出来,大概也就韩国影视没有那么多正确了。
看完了,深有体会,在现在这个社会,手机不但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必需品还相当于是我们每个人所以个人信息的浓缩载体,无论从家长朋友,到自己的人兴趣爱好、所以住址、个人工作生活,只要有手机在的地方,就基本知道我们在干什么,做什么。
手机就像我们的影子一样,时刻紧紧跟随着主要对面着手机,我们的声音,我们面对摄像头的人脸,就会一直被监视着。
不同的社交软件app,展示跟踪着我们的全部。
我不禁思考与后怕,现代社会的我们有必要一直沉浸在着爆炸的信息网络中吗?
不法分子能利益一切可以追踪利用的有价信息,就如电影中的罪犯一般,详细并且精准的记录下你周围的人一切人脉与日常,并直接站在第三视角,利用仅仅一部手机📱,来毁掉你的日常生活工作。
让你周围的所有人都不信任你,觉得被背叛,仅仅只要在跟踪的手机上发布不实的信息,就算去找警察,也不能让人信任,“没有黑客攻击的记录就不能判定为被攻击” 我思考自己手机里所有的社交软件app,我现在想有意识的减少发布自己的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我们人总是不自觉的暴露出自己的秘密及个人隐私,我对现在的网络信息安全仍保持着警戒的状态。
看完这部电影,我希望我尽可能减少玩手机的程度,不要做手机的奴隶,手机的工具,多回归现实生活,回归大自然,要学会就算离开了手机也能很好生活的感觉
不在锁屏界面显示微信内容太重要了!
片子挺有现实意义的,在网络上曝光越多越危险。
片子的问题在于几处细节,弄巧成拙。
变态男捡到手机后的操作,看着显得很厉害,展示了很强的侦查和情报搜集能力,但其实暴露了他作为黑客没啥本事,连手机解锁都不行,还要利用聊天软件的对话来和ID来推理。
而诱捕那段,是为了反转,揭示变态男不是警察的儿子(我一开始想剪个头发摘掉眼镜就易容了?
然后想是不是整容了?
),可却让警察显得有点蠢了。
开头那串剪接很有意思,明快有活力,然后从手机被落在车上开始,变得阴森起来。
说实话这种多过5个字的片名,总有种青春校园爱情片的感脚,没想到是个犯罪题材。
本片最神秘的人,是爸爸。
弄个没啥客人的咖啡店,竟然开宝马,住超大的房子,还很有眼力,一眼就看出男主有问题。
可接下来却急转直下变成战五渣。
btw,变态男是gay吗?
喝饮料兰花指,在女主爸爸家居高临下说话时简直活0活现。
以手机作为切入点,探讨科技的两面性,是很不错的立意。
然而,高度密集的巧合,却也令故事情节太过抓马,让人难以置信……玩同样的游戏、喝同一口味的饮料、与好友在同一家公司上班、转售门票、查找病毒来源,加上那张英俊的脸庞,凡此种种,突然出现在女主面前,任谁都会有所怀疑吧……娜美表示非也,她被完美冲昏了头脑,陷入了爱的幻想……至于外人描述的黑客攻击,不往维修上面想,怀疑自己相处多年的好姐妹,后者也不过多辩驳,直接决裂,剩下凶手幸灾乐祸的样子。
真可谓友谊天长地久,啊不对,是天崩地裂……俊英这个角色,没有深挖背景,是很悲剧的,因为其身上蕴含着强烈的弧光……最后,傻白甜专坑老爸啊……
电影前两分钟快速预览了一下网络时代下,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后文奠定基础,任时完演技是真的好,为什么这都不能给他一个影视帝,温柔和变态切换的游刃有余,戏路真的是很宽。
最近看了千禹熙很多剧,演技也不错。
手机跟踪这种事情国内情况可能少见,但是国外应该有很多这类情况,电影里演的很恐怖,但是放在现实里是完全可行的,现在的智能科技完全能达到这么恐怖的境界。
慢节奏不是问题,问题是无论声画还是情节都太单薄了,最后让女主下头的竟然是这么个戏码,直白又无聊
概念很诱人,透过水晶能看到的一千种现实…间离真的是Hadžihalilović想要的吗?「银幕—雪中世界—现实」凝结成一场纯粹的幻境/行动情感的缺席/两个演员都很好,张力也是有的,但情节展开上稍微有点差强人意/阅读感情线少了深度,试图感受影像呢,像用雪敷在脸上发烫的感觉。走出影院了还在回味最后一场戏残留的幻觉…
#Berlinale75 白瞎
充满期待地抢了个press场,咋说,大中午的,都不觉得在阳间😂😂😂全片蓝色,冰雪,雾气,晦暗,空房间……全是情绪和氛围。也不是没有好的地方,乌鸦不错,要么被啄要么咬死。因为亲人死亡而贪恋冰冷的爱,也很强烈。总体上,故弄玄虚,空洞无物。
花了两个小时看一种氛围,一种情绪,一种感觉…
#75Berlinale Premiere前半段和逛景片的片段我是喜欢的。以关手电筒和放映机直射以及白屏画面来模拟影院的开关灯,并以此构建的入梦与出梦的场景是有达到模糊现实与梦境的效果。虽然也已经算是元电影的标配视听了。但最后的落点真的一言难尽,而人物落点悬浮就导致情感完全不具备说服力,Pua和反pua桥段就更显得僵硬至极。本来想说不那么“元”可能算得上是个优点,但细想了想,它可能连最基本的一个元电影叙事都写不好……
要是再诡异很多就好了/见到了Marion来q&a, ifc center
坐在沙发那里我就嗅到一股女同味……没辜负我,不烂但古树节奏太长了
La Roue的对面
有点为难我们晚上十点场的人了🙏
It’s a 女劳登 you get when you ask for a mom
一开始让人很投入,后面让人打哈欠。
蛮美的,看的这些里唯一一部让我觉得有片刻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的电影。女孩儿演的也蛮好的,就是感觉差点劲儿,但是这种类型的电影差一点就差很多…
优雅阴森缓慢恐怖,没有退步就是进步的欧洲幽灵影像
柏林主竞赛到底在搞什么啊我的天呐
这个演员非常冷 坚持没睡是我最大的尊重
berlinale75# 内核空洞、看似严肃的表演和摄影风格除了让人感觉更加尴尬和虚无以外,还让人产生为什么要浪费这个钱来拍电影的想法。
Berlinale75|雪的物质性与童话新编
这姐的生涯新低,看这样没才华没能力的导演搁这儿硬拍是真难受啊!不要期待歌迪亚这次能拿下表演奖,她只是被安排美美的当好女王本王,表演上根本毫无发挥空间,也并不是本片的主角。
原来你只是乌鸦,想吃掉我。在黑漆漆的夜晚很安静的看完,很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