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西贡小姐:二十五周年表演

Miss Saigon: The 25th Anniversary Performance

主演:Eva Noblezada,阿利斯泰尔·布拉默,乔恩·琼·布里恩斯,Jonathan Pryce,Simon Bowman,Rachelle Ann Go,洪光浩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西贡小姐:二十五周年表演》剧照

西贡小姐:二十五周年表演 剧照 NO.1西贡小姐:二十五周年表演 剧照 NO.2西贡小姐:二十五周年表演 剧照 NO.3西贡小姐:二十五周年表演 剧照 NO.4西贡小姐:二十五周年表演 剧照 NO.5西贡小姐:二十五周年表演 剧照 NO.6西贡小姐:二十五周年表演 剧照 NO.13西贡小姐:二十五周年表演 剧照 NO.14西贡小姐:二十五周年表演 剧照 NO.15西贡小姐:二十五周年表演 剧照 NO.16西贡小姐:二十五周年表演 剧照 NO.17西贡小姐:二十五周年表演 剧照 NO.18西贡小姐:二十五周年表演 剧照 NO.19西贡小姐:二十五周年表演 剧照 NO.20

《西贡小姐:二十五周年表演》长篇影评

 1 ) 谋生亦谋爱

《西贡小姐》负面的评价很多,但是能成为音乐剧四个名剧,不是浪得虚名。

经久不衰的巡演,25周年的华丽巨献。

这是一部反战反美国梦的音乐剧,明面上叙述越战期间的跨国爱情,实际反应战火残酷,钱权欲滋生罪恶,战后遗孤贝恩的归属,非理性战争的反思。

克里斯是在越战的浑浑噩噩中的一个人,他疑惑战争的合理,疑惑纸醉金迷的行为。

爱上金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也是对美好纯洁的向往,那刻是真心也是对自我的救赎。

对我来说他的思想逻辑和行为逻辑是成立的,美国的战争行为是罪恶的,但战争对士兵内心的摧毁,从而产生厌倦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个人物的塑造是具有合理性和符号性,包括他的逃避软弱,也是人性。

真实反应了一些态度。

金是个传统柔美的女性,但随着剧情推进会发现她外柔内刚,她不是随波逐流,她有自己的想法。

做应召女郎是生存;绝不原谅抛下村庄的未婚夫是对原则的坚守;对克里斯即是真爱也是当做唯一的救命稻草。

战后痴心是苦难生活中的信念源泉,金需要一个念想为自己为儿子。

她是个务实的人,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她的决绝拷问了克里斯和艾伦的良心,逼他们带潭离开泥沼,成为了克里斯的白月光。

我看到最后并不觉得她弱势,她清醒,顺势而为,把握每一次机会。

工程师是黑暗的底层人民,不择手段实现美国梦的野心家,他是不会改变的,就像世界一样无情。

他是个丑角,也是钱权欲的集合体。

丰满的人物形象让我们窥探到,底层的互相践踏,畸形混乱的邪恶人性,受害者向施暴者的转变,出卖母亲出卖女性甚至可以出卖自己。

完整的叙事,复杂有层次的人物形象,露骨的演绎,《西贡小姐》具有时代印记,具有诸多意义。

它有美化但没有粉饰太平,观众需要更多的思考。

 2 ) 过后不思量

前一秒哭诉家人轰炸惨死的女孩,下一秒跟GI大兵投怀送抱?

听到Kim还活着的GI大兵,下一秒就在担忧老婆跟旧情人如何取舍?

第一幕开头酒吧热舞醉生梦死的大兵,下一幕开头高歌Bui Doi也是他们的孩子?

你们这些家伙到底有没有一个真的坚持自己底线的!

只有工程师始终如一,毕竟本来他也没有更低的底线了,就只有一门心思的向着美国梦前进。

只有大表哥执着无比,真正的不忘初心啊。

然而,他被小婊砸一枪嘣啦,这才是整部戏最悲剧的地方好么,一个事业成功,还有情有义的男人,惨死在自己的爱人手中,这才是这部戏的悲剧所在啊。

我本来觉得呢,也许作者只是想用各种不合理,来把所有人等都黑一把,这样的话那就神剧了。

可是在看了幕后纪录片后发现,小老头当真不是在黑,真的是在当作一个爱情悲剧在写。。。

可他们明明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章地,硬生生要把故事弄到越南嘛,还要费力气从一张新闻照片去想象,去往蝴蝶夫人上面套。。。

法国明明就有现成的嘛,大把大把的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可写嘛。

红磨坊不比dream land漂亮么,巴黎舞女依附德国上尉,流落东德不惜性命把孩子送过柏林墙,多令人感动啊,这是为那些战后被剃了光头的法国姑娘们发声啊,多么正义,多么崇高。。。

那么,他们敢这样写么??

麦金托什敢这样排么??

当然不会。

贱兮兮地把故事放到越南,只不过是需要一些神秘的东方来加戏罢了,更重要的是他们清楚,如果写的是巴黎,会有很多观众骂,可是写的是越南,就变成了反战反思了。

至于越南人骂不骂有什么关系,又不影响票房,越骂越红火哩,反过来票房火了也会有更多越南人啧啧称赞哩。

所以我只能说,这戏呢,真的就只是戏而已,看个戏过个愉快的周末夜晚就好啦,不要太当回事,就为这戏劳神深挖掘,不值档子。

也就是,人一走,茶就凉,过后不思量。

不过仍然给了这场演出五星好评,全部是给制作的,能把一个生硬如此的故事做到张力十足,实在不易,佩服佩服,学习学习。

 3 ) 我眼中的西贡小姐

故事的开始发生在越南南北大战末期,北越对南越发起猛烈进攻,尽管有美军支持,南越还是节节败退,傀儡政权朝不保夕。

女主Kim失去双亲之后沦为妓女,第一次接客时就和美国大兵Chris一见钟情。

Chris问天问大地还是劝自己接受了宿命的爱情,在战争环境下原本迷失自我的大兵不合时宜地陷入热恋。

美军随时准备着撤退,Chris也下定决心带Kim一起回国,无奈造化弄人,撤退前夕被困在使馆的Chris无论如何都无法与Kim取得联系,直升机起飞之际仍然在探出身张望,却连离别的话也无处诉说。

三年过去,Chris早已遇到了包容他治愈他的女生,但在午夜梦回时分还会想起Kim,甚至脑补过他和Kim的孩子。

他不知道的是,Kim真的生下了他的孩子,带着孩子在贫民窟躲躲藏藏,依靠曾经的美好回忆、对他的思念、对他会来接自己的期望以及对孩子的母爱,支撑着活下去。

最后等来Chris早已另娶的消息,Kim彻底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在将孩子托付给Chris夫妇、即将与Chris久别重逢的时候,她选择用三年前Chris留给她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命为孩子打开美利坚的大门,永远留在Chris的心里。

这部剧被吐槽最多的是痴情亚女为爱苦等负心白男的三观。

我倒是认为,这个故事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非常真实,并且BE得合情合理。

娃娃亲表哥看似有情有义,实则是个偏执狂,得不到的就要毁掉,Kim不接受他的追求,他就编排Kim 利用职权指挥士兵殴打恐吓Kim,还想要消灭Kim的孩子,因为这个孩子的存在是对他的侮辱。

令我比较失望的是,Kim为了保护孩子杀死表哥以后偷渡泰国,又继续重操旧业出卖肉体。

养活自己的方式过于局限了,即便是在那个年代。

没看出Chris渣,每一个选择都能理解,真的爱过也真的有了新的生活,愿意负责但不能抛弃现在的爱人。

工程师,全剧唯一专注搞事业,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

开场的妓院也是很丰富的群像,从初见的不友好到遭遇冲突时的保护再到婚礼时的羡慕祝福,人物塑造我很喜欢,the movie in my mind很好听。

黑人朋友John的唱段也好听,但后知后觉对贝度群体的善心人设有点割裂,美利坚就是这么虚伪吧,挺讽刺的。

 4 ) Saigon is crazy

是的,西贡小姐的剧情会被冠上“直男癌剧”“白人至上”等一些标签来诟病,于是我一般用以“人家只是想讲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真实故事嘛”这种角度来为之说话,但在第N刷之后,我也感觉到西贡小姐的人设逻辑不乏问题(比如以kim的出身和她对爹妈相框的呵护,她毫不在乎爹妈的娃娃亲誓言和对白人嫖客灵魂层面的一见钟情显得不真实)所谓现实主义戏剧的真实性也不能为之建立了。

疯狂批判、而又批判的浅薄,卖力嘲讽、却又像哗众取宠,好吧,恐怕得承认,在模仿普契尼的《蝴蝶夫人》的剧情中,miss saigon做的远称不上完美。

对于这部音乐剧的思想高度,自然也不能太细挖深究了。

但时常思考miss saigon的负面评价,丝毫没有影响它是我心中最爱的一部音乐剧(可能情感永远都无法太理性了哼)其重要原因就是这二十五周年表演真是太太太太太完美了。

东西方元素的音乐完美的切换,弦乐,鼓点,甚至意义物件的声音(直升机的螺旋桨扇起西贡的尘土)都无比和谐的共融在一起,当序曲一响起,马上就把你带到那个战乱下的东南亚土地。

舞台和灯光方面,把chris家的床架在kim的茅屋上面的时候,也让我第一次感到戏剧独具的魅力,那种冲突和矛盾排山倒海的淹没了观众,两个女人都在I still believe,但你知道,注定有一人要触摸起对岸那虚无的绿灯了。

演员方面,可能也因为镜头捕捉和后期剪辑的功劳,表情细节极其细腻,kim抱起孩子脸上的坚毅和柔弱无助起起伏伏,分分钟让你叹服,表演基本功的扎实连我这样的门外汉都看的明显。

当音乐、舞台、表演都能让你感觉登峰造极的话,那么能组合在一起的音乐剧自然也就带给你最大化的耳目享受了。

于我而言,悲惨世界是带我入坑的音乐剧,我自然也是非常喜欢,但与西贡相比,有点过于“光伟正”,歌剧魅影的音乐比起西贡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经典曲目和经典曲目之间的桥梁显得无趣,故事性和西贡一样都很二流,但人家西贡至少二流的很充实嘛,而德奥剧和法剧在我看来,曲子与曲子之间的差别很大,不像西贡那样有一而惯之感,而像一些演唱会。

可能这么纯粹的主观表达会让人不适甚至讨厌,但如蒙田和梭罗等所为主观表达所辩护的观念,他们都希望人的自知之明一定要胜过他的“知人群之深”。

而艺术的魅力也只是体现在一双又一双独立具体且不同的眼睛里嘛

they both believe

 5 ) 《西贡小姐》观后感

整部音乐剧,节奏该紧凑的时候紧凑,该抒情缓慢的时候也很好地抒发来情感,氛围渲染地很恰当,甚至一些插叙也不突兀。

词和曲也很棒,尤其是《sun and moon》。

舞美也很棒,群演也真的很棒,都很用心。

虽然对于有着“被侵略”记忆的人来说,整部剧的三观有些扭曲,甚至有些令人作呕。

但我只能说战争是摧毁一切美好的罪魁祸首。

战争之下尽是无可奈何的人。

金前半生为了活下去,后半生为了孩子。

金当妓女时遇上克里斯也不知是她的福还是祸。

是克里斯给了她美好生活的幻想,但克里斯最后抛弃了她,让梦想破灭。

但克里斯又给了她孩子,让她有动力继续活下去,生活又有了奔头。

为了让孩子能不像她一样无可奈何,为了让孩子过上她想象中的好日子,金用自杀来换取克里斯以及艾伦的同情。

金的一生就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前半段,我真的很讨厌工程师,他靠奴役女人赚钱,毫无国家概念。

虽然后面他的独白解释了原因,但也只能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以及,工程师这个角色真的太完整立体了。

本来我很喜欢委员,觉得他很痴情,但越到后面我越意识到,他不是痴情,只是占有欲。

他认为金就应该是他的,他甚至不把金当做一个人而是一个可以丢弃然后等有空去找回的物件。

至于克里斯,我不想判断谁对谁错、谁渣,错的只有战争和发动战争的人。

我相信他当时是真心爱着金,后面也是真心爱着艾伦。

以及艾伦,她真的好伟大,好爱克里斯。

她真的是个很好很好的人,只可惜造化弄人。

 6 ) 头铁的金

其实小天不是恶人,他只是个两岁不会说话的宝宝。

除了小天之外,真的可以说是全员恶人了。

我是之前完全不知道美国参与的越战是怎么回事,看完了也不太清楚。

但是这样也没有什么固有印象,所以看剧还觉得挺有意思。

舞台上的所有越南人都对自己的国家没有什么认同感,不会觉得自豪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希望。

大家只顾着自己的小生活,哪怕苏都是更珍惜手上的权利。

一点精神气都没有,看起来实在是太惨了(庆幸自己是中国人)。

他们甚至都不会觉得背叛自己的国家是背叛,感觉和日常行为没什么区别,大家都这么干。

当一个人因为做坏事而被杀,其实还没有那么愤愤不平。

但是如果一个人因为日常行为而被杀,那简直是超气的。

所以说教育特别重要,不搞教育人都不知道对错。

就像小金,为什么会讨厌打跑侵略者的表哥,爱上炸她全家的美国人?

我们站着三四十年后的角度看得清起因结果,然而对于房子被炸婚礼被搅的乡村少女小金来说,这完全是两个故事。

从小在殖民地长大,觉得生活没什么不好。

青梅竹马的表哥一直只有亲情,莫名其妙变成了未婚夫。

大家本来都安安稳稳地种地,结果表哥非要搞叛逆,把祸事引进来了。

去大城市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大家都说美国好。

第一天遇到的美国帅哥活好给钱多,还答应带自己走。

没想到自己运气那么好,总算可以离开这一团混乱了。

姐妹们都羡慕自己,还凑钱帮自己办了婚礼。

没想到奇葩表哥找过来了,这是见不得我过得好吗?

还说遵照父母的意愿,那你之前干嘛搞叛逆害死全家呀?

还好老公不介意,可是直升机把老公带走了。

生活很糟糕,但是孩子是爱情的见证,一切都是值得的。

所以说表哥为什么又找过来了呀,之前说那么多都不听是吧?

要是能接受你早就嫁给你了好吧?

终极武器小天亮出来,这下没话说了吧?

什么?

喜当爹都没问题?

你没问题我有问题。

你把刀放下来,别伤害小天。

你再动我就开枪了。

犯下了杀害亲人的罪,逃到曼谷。

终于等来了老公,没想到早就成了别人的老公。

人生瞬间只剩下了小天,小天必须要幸福。

美国人不是总是想要决定一切吗?

你们决定不了我的人生,也决定不了小天的人生。

金从头到尾都跟柔顺扯不上关系。

她聪明、坚强而倔强,但是受限于教育和眼界,并没有活得幸福。

不想和未婚夫结婚,就是不结婚。

想去俱乐部工作,就去俱乐部工作。

想把孩子生下来,就把孩子生下来。

约好了等老公,就是等老公。

别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金是和南墙比头铁。

无知而头铁的金,不会觉得辜负婚约有什么问题,不会觉得出卖身体有什么问题,不会想到家国大义,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不会耐心跟表哥说话,不会考虑到没有母亲的孩子活得艰难。

她只会莽过去,弄丢了表哥和自己两条性命。

 7 ) 意识形态过重,比例失调

意识形态或者说政治相关的内容比重过高,导致观众不知道该把注意力放在哪里。

是批判某个政府还是为两个主角的爱情揪心?

艾伦的戏份也过少,在她出场时在观众心里她就变成了一个小三的地位,后面又直接和金起正面冲突,少了让观众在双方间犹豫不决的空间。

花了大量时间给工程师独白,讲述他的野心与美国梦,却没给时间对接下来的男女主角的情感冲突做铺垫,导致最后的冲突爆发时显得非常突兀。

确实制作和表演都非常好,就是有点可惜了。

 8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不堪回首

今年实在是太忙了。

感觉好久都没有看剧了。

这两天看完渣画质的《吸血鬼之舞》后,就选择二十五周年版的高清画质《西贡小姐》来洗洗眼了。

作为四大经典现代音乐剧之一,《西贡小姐》呈现出了和另外三部完全不同的气质。

《猫》是古灵精怪的,《剧院魅影》是压抑魅惑的,《悲惨世界》是气势磅礴的,而《西贡小姐》是深情婉约的。

撇开政治、历史不谈,我想说这部剧同样是令人惊叹的!

战争是残酷的,它将人性扭曲。

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看着战争中人的行为感觉恶心,不能理解,不能接受,但在动荡之中,又有几人能正常地活着呢?

剧中每一个的唱段都深情饱满,爱、恨、贪、痴的表现符合人物的角色与情节。

每一种感情都向我扑面而来。

恨:

妓女们的《电影里的印象》唱出了她们的苦痛、痴梦与愤恨。

妓女们卖着笑,冷着心,恨着世道,却不切实际地寄希望于一个渺茫的梦:有朝一日有一个善待她们的男人离开这里去美国过好日子。

其实我想她们很清楚这比中奖难上百倍,但她们不愿放弃这根稻草。

当被一口回绝时,场面轰然炸了,又轰然冷了,那是一桶冰水浇在了炙热的生铁上,隐忍、炸裂、熄灭。

她们的梦被硬生生地撕碎了,然而她们什么也改变不了,只能依旧卖身过活,只能在心中愤恨。

爱:在这个充满欲望、放肆淫靡的夜总会里,有一朵幽幽的百合花,颤颤巍巍,坚韧绽放。

一开始对女主寡淡的脸无感,在她唱起自己的家人死于战火时她整个人才一下子鲜明起来。

我想也就是这一刻,克里斯才真正被这名少女吸引。

在这个混乱世界里,这两个人的“正常值”是相似的,就像在异世界里遇到同类一样,他们拥抱彼此,互相慰籍。

看着他们深情拥吻,在质朴的越南式婚礼中虔心叩拜,我觉得美好而又感动。

男孩一样的克里斯深深着迷于纯洁婉约的金,怜惜她,想保护她,想被她救赎。

就像克里斯之后对妻子的表白一样。

我不知道这样的感情是不是爱情的一种,但我感觉在那时他们是真心相爱的。

只是后来,克里斯想忘却战争的伤痛,连带着在战争硝烟中如同皎洁月亮的她。

克里斯回到了安定正常的生活,他想要向前,而金仍身处动荡,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了,他有新的生活,他不想新生活被破坏。

于是,她被落下了。

这里有一个身处两地的场景安排得十分巧妙。

在美国妻子怀中痛哭的克里斯,和在越南希冀丈夫仍然爱她,翘首盼望的金形成了强烈对比,又在最后一句歌词中实现了共鸣。

正是从这一刻,两人的世界彻底分割了,念想是仅剩下的一丝微弱联系,一个人想割舍,而另一个人想维系。

片中有一段回忆两人是如何被战争拆散的场景,那灰暗的基调、嘈杂混乱的场面表现得很真实。

看着两人撕心裂肺地呼喊对方,我感到很着急,但同时我明白他们是无望的,就如同这个场景中其他想要挤进大使馆的人一样。

当直升机飞走的那刻,克里斯最后喊了一声“金——!

”,回应他的是茫茫众人的绝望喊叫。

在那一刻,绝望的又何止他们两人。

____P.s.这里要提一下,这里电影式的倒回、黑白照片影视资料的穿插使这段过于真实,让人有种“啊,这就是历史的一个缩影吧”的感觉,很棒。

贪与痴

除了男女主外,“工程师”的角色无疑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他鲜活非凡,以致于就印在了观众的记忆里,二十五周年的经典桥段回顾中就他的solo《美国梦》。

他是贪婪、私欲、痴迷的集合体,他给予的帮助是被利益驱动的,无耻而又现实。

《美国梦》很欢乐,将他可笑的美国梦演绎得淋漓尽致。

最后,给二十五周年版的亚裔演员们喝彩!

你们太棒了!

 9 ) 一流的音乐剧,白人至上的剧情逻辑

看了《西贡小姐》,故事很好,音乐很美,演员很棒,曲折婉转,荡气回肠,但也充斥着美国自以为是的白人至上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

Kim的表兄Thuy以我们的眼光来看,不过是那个年代离开家乡投身革命,并最终在革命队伍中获得了一定地位的千千万万热血青年中的一员,在美国人的舞台上却成为了邪恶、残暴、无情的化身。

也许很多感情是比较复杂的,而Chris和Kim的感情也未必就如剧里所宣扬的那样纯粹,初次相识的时候,Chris是一个被战争折磨的筋疲力尽的美国大兵,他在Kim这里更多的是为了寻找精神和身体上的慰藉;而Kim作为一位在战争中失去了双亲的小姑娘,从内心深处更多的是希望Chris能够保护她,能够带她去美国过不一样的生活。

战争结束,美国人撤离之后,如果Kim没有生下Chris的孩子,不是为了孩子,那么她还会拒绝Thuy的爱吗?

恐怕未必。

从这个角度讲,剧中大反派Thuy其实对Kim的爱更加真挚。

作为战争的胜利者,Thuy完全可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但他却依然只渴望得到Kim的爱,并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难道不令人动容吗?

 10 ) 即使不认同也得承认这是部值得一看的音乐剧!

音乐剧本身是很棒的剧,从音乐张力、演员表演、舞美设计到整个制作都是一流的。

如果不去深究文本本身的话,可以算是很好的体验,然而作为女性的直觉对剧本的价值观问题又怎么忽视的了呢?!

从《蝴蝶夫人》到《西贡小姐》,始乱终弃的白人男性和坚守忠贞的东方女性的经典叙事依然没变。

反而在政治正确的作用下,编剧甚至不能容忍白男身上有任何道德瑕疵:抛弃的动作必须是历史的客观原因造成的、三角关系的解决是以东方女性主观情愿的自杀解决的、还有把混血儿子带回美国抚养的赎罪选项。

到这里意淫程度就真的很夸张了。

跳出西方白人男性与东方亚裔女性的框架来看,Miss saigon大概也是所有男性内心深处,对完美的白月光女性的终极期待吧:家破人亡的年轻女性不幸落入红尘,初夜有幸遇到自己然后被自己拯救;在某种疯狂无序无所凭依的社会背景下(比如战争,比如中年危机)通过对方的肉体确认了自我的存在性;即使客观上被自己抛弃却毅然拒绝其他男性的追求一心抚养二人非婚生子;当知道自己面临新欢和旧爱的两难选项时主动自决不让男性处于道德抉择的两难境地;更加险恶的是,这一切让现任妻子看在眼里,所以将来不得不毫无怨言地抚养丈夫跟别的女人生下的小孩、容忍丈夫每晚呼喊着心中白月光的名字从梦中惊醒,胆敢期待更多就是小心眼就是在白月光照耀下更不堪入眼的蚊子血……太难了,女性真的都太难了……再跳出女性主义批评框架,西贡小姐真正的悲剧内核应该是大表哥和工程师吧。

完成阶层跨越成为有权有枪的越南本土精英和美国普通大兵,Miss saigon两次都决绝的选择后者,第二次甚至是在专情的大表哥和抛弃者美国大兵对比之下,为保护私生子甚至枪杀了大表哥。

不得不大胆怀疑,Miss saigon的爱情本质其实只是跟工程师一样,只是一个关于美国自由主义世界的白日梦而已,以及最后一声枪响,用自己的生命送儿子去美国,某种意义上让自己的美国梦成真,最惨的只剩下白日梦彻底破碎的工程师了。

这种纯商业化的音乐剧以全方位迎合部分观众的操作和引起另一部分观众反感和反思,大概是二十多年来能够长盛不衰不断重排的原因吧。

《西贡小姐:二十五周年表演》短评

0/5。又臭又长,亲的吓我一跳,歌迪亚这么想不开?接这个本子?

6分钟前
  • 吃辣菜鸡儿
  • 很差

神秘得像水中貴族百歲山。#Berlinale Competition

10分钟前
  • 當下
  • 很差

柏林主竞赛到底在搞什么啊我的天呐

13分钟前
  • chaoz
  • 很差

@Berlinale 这是一部有特色的电影。节奏摄影剧本表演做到了统一。可能很多观众坐不住,因为节奏缓慢不说,几乎没配乐,剧情也肯定看不太懂,整部电影那个静到不行。这也算是一种风格吧。我想了一个下午是该讨厌它还是喜欢它…那就如冰雪女王的信徒们盲目地热爱它好了!

17分钟前
  • France
  • 力荐

#75th Berlinale# 主竞赛l银熊奖-杰出艺术成就奖欧美导演眼中的雪女传说?奇幻与悬疑,现实与虚构并置的古典舞台剧,一幕又一幕精致构图编织成的绝美幻梦。投影仪闪烁漂浮的七彩光影、纷纷扬扬的雪中城堡、晶莹剔透的钻石连衣裙令人着迷,但诡谲的配乐和沉闷的氛围作为主基调很容易让人昏睡,两星给玛丽昂•歌迪亚。

22分钟前
  • 茜色如烧
  • 较差

蛮美的,看的这些里唯一一部让我觉得有片刻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的电影。女孩儿演的也蛮好的,就是感觉差点劲儿,但是这种类型的电影差一点就差很多…

25分钟前
  • 不如啃树叶🍃
  • 还行

花了两个小时看一种氛围,一种情绪,一种感觉…

30分钟前
  • 踏踏_
  • 很差

有点为难我们晚上十点场的人了🙏

34分钟前
  • 暴走萝莉zzz
  • 还行

充满期待地抢了个press场,咋说,大中午的,都不觉得在阳间😂😂😂全片蓝色,冰雪,雾气,晦暗,空房间……全是情绪和氛围。也不是没有好的地方,乌鸦不错,要么被啄要么咬死。因为亲人死亡而贪恋冰冷的爱,也很强烈。总体上,故弄玄虚,空洞无物。

37分钟前
  • 康夫
  • 还行

#Berlinale75主竞赛 苏联1967年的《冰雪女王》确实很慢,但很好看啊。本片慢成这样是要闹哪样?浪费了挺有意思的设定。最后幸亏感情破裂,差点以为是乱伦女同,吓死。

38分钟前
  • Q影誌
  • 较差

这很法国,这很矫情。但是没想象得难看。座无虚席,谢谢大家陪我坐牢。2.17berlinale中午场,看半小时觉得很不妙,打开豆瓣看见全是一🌟,但是其实我觉得罪不至此:中间他们拍戏的几段还不错。但是走向恶心,一个秃顶老头在短发妹推开明星姐的时候背着他的小红书包愤然离席。这电影就谢谢柏林吧,给他面子下了雪,出门就是艳阳天皑皑白雪,我可以给这片子打到两星半的高分。

40分钟前
  • momo
  • 较差

#75Berlinale Premiere前半段和逛景片的片段我是喜欢的。以关手电筒和放映机直射以及白屏画面来模拟影院的开关灯,并以此构建的入梦与出梦的场景是有达到模糊现实与梦境的效果。虽然也已经算是元电影的标配视听了。但最后的落点真的一言难尽,而人物落点悬浮就导致情感完全不具备说服力,Pua和反pua桥段就更显得僵硬至极。本来想说不那么“元”可能算得上是个优点,但细想了想,它可能连最基本的一个元电影叙事都写不好……

42分钟前
  • 凛寒.
  • 较差

这部居然华语场刊才0.6吗???安徒生童话《The Snow Queen》的高水准当代新编。类《色戒》的剧本结构,却更艰涩,双线并行,一条是童话里的The Snow Queen和Bianca,一条是现实中的Cristina和Jeanne,双线交织,共同构建起“女王与信徒”间错综复杂、五光十色的关系。最厉害的是在童话与现实间的轻盈穿梭——一个Jeanne从模型窗口看向内部的眼部特写,反打到冰雪女王从床上起身,在逐渐刺眼的白光中走向窗边,窗外景色已变换成真正的冰雪国度——四两拨千斤,技法上的成功、影像上的胜利。虽然节奏缓慢氛围阴森是对观众不太友好,但也能看到作者生怕观众看不懂在尝试解释,比同样有着coming of age主题的Dreams强多了,再次痛骂本届柏淋评审团和Todd Haynes。

46分钟前
  • 2:30 AM
  • 推荐

2.5 雪这样拍还蛮有意思,但叙事节奏有点迷,小女主有点接不上Marion的戏。总之Marion太美了

50分钟前
  • 须弥
  • 较差

2.4/10 #Berlinale75 如同那穿越雪山刺骨的寒风般空洞,充斥着无法使人沉心凝视的姿态和面孔,黑暗童话徒有空壳地把可幻视为模特台走秀与服化道展览场的主要部分掩盖住,从母亲尸体的冰冷到另一种爱情/伤痕的冰冷,通过乏味的物体进行幼稚的串联,母亲的项链珠或是冰雪女王衣服上的吊坠。穿越棱镜的光投射向虚无缥缈的远方,片场的野鸦似乎正是这部迷惑作品的写照:预设的危险,刻意人造的悬疑,故作玄虚的心理恐惧,但在底层文本的缺失中全部失效。令人尴尬地反复使用走廊景深/车内正反打/人物追踪镜头,一种调度上的枯竭。冰雪在这里都丧失了魅力,似乎只有冰面上起舞的黄衣女子还残存着这部电影的最后一口气,然而她依然痛摔在冰场上。完全不明所以且言之无物的糟糕之作。

55分钟前
  • 鲍勃粥
  • 很差

要是再诡异很多就好了/见到了Marion来q&a, ifc center

59分钟前
  • yvy-says-what
  • 还行

这姐的生涯新低,看这样没才华没能力的导演搁这儿硬拍是真难受啊!不要期待歌迪亚这次能拿下表演奖,她只是被安排美美的当好女王本王,表演上根本毫无发挥空间,也并不是本片的主角。

1小时前
  • 红酒与谋杀
  • 很差

#Berlinale75女主演演这么卖力,豆瓣演员表不往左拉都看不到她。引入部分是迷人的,可惜元素堆砌太多,又是传说又是元电影又是女同的,反而忘记了创造多点角色之间的连接,以至于两个演员完全不来电,故事也显得故弄玄虚…

1小时前
  • 栗子酱
  • 较差

慢节奏不是问题,问题是无论声画还是情节都太单薄了,最后让女主下头的竟然是这么个戏码,直白又无聊

1小时前
  • 圆首的秘书
  • 较差

3.5.

1小时前
  • théo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