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技术上很成熟的电影,属于好莱坞电影流水线的合格产品。
电影的主题是魔术,顺便讲了个很滥的道理,别忘记自己的原来的目的,也就是不要丢失自己的初心。
每个人都是怀着激情和梦想开始自己的职业的,希望出人头地,改变世界(当然,公务员除外)。
但是,在日复一日的机械重复中,这颗初心就丢了,所以当所谓的成功到来时,我们却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也许心中觉得哪里不太对劲,但管他呢,反正我成功了,有了名望,金钱,当然也许还有姑娘。
一切都看起来很美,很和谐,但是如果你不享受你现在所做的,而是享受副产品,那么,你会真正的快乐吗?
但电影终究是电影,它往这个主题浅尝辄止,接下来就是皆大欢喜的逆袭。
但生活呢?
你慢慢觉得生活就是生存和活着,没有意义,没有存在。
你遥望理想主义的对岸,如今却背叛了理想。
麻木的或者,没有痛苦却也没有魂灵。
所以,是时候找回自己的初心了,一切归零。
说实话当初看完预告的时候,还是很期待这片的。
觉得挺震撼,何况还有金凯瑞。
但事实并非这样,说好的惊奇神奇的魔术呢?
魔术效果感太无存在感了吧,很多地方甚至已经不是魔术范畴了。
说是表演还差不多。
但是或许片子的中心,更多的是渲染友情和爱情吧。
当艾伦·阿金说出对魔术师的定义:那种敬畏感,惊奇感,那种宇宙中的一切皆有可能的感觉,造就你成为魔术师。
那刻我有些许感动了。
幸好史蒂夫在后面补了句:当然还有女人。
泪点变笑点。
就算蒙人,您也得找个托吧!
——《超级魔术师》观后感都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于谦捧哏郭德纲,多个人吃饭都吃得香!
瞧我这个吃货,总忘不了吃!
如今这世道,一个人成事太难了!
更不用说像魔术这种是个明白人就知道假的生计,你要没个帮手,你能哄住谁啊?
所以说善待你的帮手,其实是给自己留饭碗!
你要磕碜人家,那好,一拍两散,恶言相向,脸皮撕下来踩在地上,到最后谁也没有好果子吃!
《超级魔术师》([美] The Incredible Burt Wonderstone,2013年,导演:Don Scardino,编剧:约翰•弗朗西斯•达利/Jonathan Goldstein;主演:史蒂夫•卡瑞尔/金•凯瑞/史蒂夫•布西密 等)就是说这个理的电影。
要说认真花时间看这部电影,那您算是白瞎了!
这片连快进带拖着看,15分钟就足够了!
从剧本的角度,评价它中规中矩都过高,简直是老生常谈,基本上没有啥创新度!
唯一的亮点就是原本以为打酱油的金•凯瑞一直将酱油坚持到底,到最后脑袋上挨了自己一钻头还能抢走两位男主角的风头,没办法,这就是实力!
可能看惯了《大西洋帝国》里史蒂夫•布西密那张奸诈邪恶的脸,对于他在本片里的又跳又扭地卖萌,不是感到可耻了,简直是可怖,实在是难以转换口味!
总而言之一句话:善待你的朋友,善待你的伙伴,切记切记,生气的时候管住自己的嘴巴,莫说过头话,伤了别人的心迟早你得还的!
——期待中的大对没见到,两大主演卡瑞尔和金·凯瑞也pk得一般。
——卡瑞尔的冷面幽默跟金·凯瑞的变相怪杰相比,基本完全落于下风。
——但是就励志性和人文性这点看,这部片子还有得一看吧。
——另,女主角很合格,表现出乎我的意料,表演很有层次感,不信的可以从前往后看专门关注一下。
A sweet comedy featuring the suave of several of the best comedians the past decade. While these actors are still able to showoff their charisma, the typical storyline immediately washes off their appeal. The progression could almost be guessed right from the beginning except that the ending is even worse than I envisioned. How is that even magic? The movie might as well be one of those dying, boring magic tricks mentioned in the film. Sometimes it is better to ditch the old and embrace something that is more exciting.
前半部分的内容真的很幼稚甚至无脑,以至于想直接放弃。
但其实整部电影的立意我认为还是比较高的。
主演从魔术事业的顶峰到沦为为养老院老人表演的低谷,在遇到偶像后重拾演绎初心。
前十年的辉煌让他丧失了对自己事业的热情,而坚持下来的原因无非是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
偶像的不同在于,当他发现自己热爱的事业变为毫无创新的日复一日的重复时,果断离场了。
而主演也终于为自己的不思进取被时代所淘汰,绝非是为所谓的“新星”取代。
电影中,最为经典的一幕我想便是老魔术师就“鸽从瓶中飞出”做出的解疑片段了。
鸽子之所以能被装进瓶中,并飞出来,是因为被削了一点骨头,其实也是内涵人要有所突破必定要经受一些磨难,或许是精神上的,或许是身体上的。
而当时的主人公其实就处于“被削骨”的阶段,并且最终再次迸发了创造力。
当然,并非“削骨”了就一定能得到成长,重点在于自己是否能从中得到教训。
所以这部剧,我更愿意把他看为一部励志电影吧。
超级魔术师 (2013)6.22013 / 美国 / 喜剧 / 唐·斯卡尔蒂诺 / 史蒂夫·卡瑞尔 金·凯瑞
去做一件事情总是有一定的理由的,可能是收到环境的刺激,可能是自己感受的变化,但是能够长久保持一定的目的去做一件事,着实有点困难,就像走路总不会是一路都是直线的,总是会不知不觉得产生弯曲。
小时候的梦想是珍贵的,很羡慕小时候有自己的梦想,并且付诸实践的人,貌似这样的生活能够产生更大的乐趣,魔术师波特在逐渐拥有的成就掩埋之下,渐渐看不清自己儿时的梦想,周围都是金钱,周围都是美女,利欲熏心,和尚尚且无法阻挡,更何况长期生活在这个杂乱混杂的社会的我们呢,我感觉我也是很容易就收到诱惑无法自拔,那怎么办?
剧中从高处一路下跌到低谷,或许是教育成长的最好的方式,在高处有高处的风景,低处的风景也并不差,反而下面的景色更贴近我们的生活,高处不胜寒。
不过男主还是挺幸运的,有佳人,有良师,有好伙伴,哪个不是顶好的良药,最后的结局也是不难料想,不过最后这种戏剧性的魔术表演,在“粗暴”地将人转移的过程中,确实挺搞笑的,魔术嘛,总是让人捉不透,这是乐趣所在,我总是对不知道的事情有所好奇
iptv上了,就看看,雷死我了。
本人是很爱看魔术和相关电影的……有都是腕,大卫也跑来跑龙套。
原本以为应该很有趣,应该很炫目。
结果看下来,没内容,没特效,没创意,没剧情,不感人,不好笑。
而且tim carrey的角色是在恶搞criss angle…………很恶心。
我很喜欢angle,tim也很帅,偏偏,这部片子就有本事把这两者结合恶心至极。
这是黑色幽默吗??
不好意思,只看到了穷极无聊。
国产影视片里经常见到那些满头银发和蔼可亲身材健硕的公公在对着摘下王冠片场就不用点灯的心如缟素的秃顶圣上谄媚:老奴这一辈子是您的,您压根也没老,还能再干好几届呢……心里暗想,这公公的精神气能把这主子祖孙三代都伺候走了。
最近从某花边科学杂志寻得了影视剧里皇上脱发而公公们却美发美髯的合理解释,据称公元前四百年希腊的某小诊所非法行医的医圣波克拉迪已然发现:阉人们不会发生脱发,即治疗秃顶唯一可行的手段就是好好管好裤裆里不安分的玩意,任何堂而皇之的治疗脱发的方法都可能是忽悠。
脱发秃顶的人们即便明知厂商们拯救脑门的把戏很可能是忽悠,还乐此不疲;看魔术的人们其实也相仿,有时心知肚明早已揣测到某项魔法的命门,却又乐此不疲的重复观看,当然也可能心里盘算着期盼着魔术师露怯的别样彩蛋。
回到本片,除了展现了几个有点意思的街头魔术,故事本身并无十分嚼头。
俩功成名就的赌城魔术师鼓起勇气,想打破自个的表演桎梏,却在仓促上马的创新表演里露怯了。
这二位只好卷铺盖走人,各自寻找活路,一位跑到东南亚小国魔术扶贫去了,另一位则舔着脸继续在赌城用老戏法蒙事。
两位不接地气的转型又失败了。
古人云:一鼓不成,则露;再鼓不成,则瘪;三鼓皆败,离作死不远矣。
老实说,真想看着金凯瑞饰演的邪门街头魔术师一统赌城天下,可此类片的贯套展示的是两位假么三道的魔术师第三次转型成功了,作死的是不那么刻意讨好民意的街头魔术(写到此刻,耳畔突然萦绕一个相声界主旋律的嗡嗡蝇声:观众朋友们,给点掌声好不好……)当然上述歪评有些戏谑,片中这邪门魔术有点血腥了,真不适合合家欢的。
不过我想表达的是市井里的或人或物,有朝一日进了庙堂,被庶民们千呼万唤,被奢靡香氛熏染后,还是当初的那人那物吗?
奇技淫巧与鲁班之功的区别会在于诠释者的自身权势吗?
最后继续转述某花边科学杂志对于秃顶男们的治疗意见,现实中治疗脱发的灵丹妙药不是没有,美国FDA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认证过一批激素类抑制药品,可为何老美秃顶男还是不少呢?
当然,很多男人拒绝服药,头发嘛,多一撮少一撮也不影响床上雄姿。
魔术都是骗了人们的眼睛,如果你骗的够巧妙,气氛也好,不断创新,才能吸引到更多观众。
说是喜剧,可悲的是一点没有笑,那位新的自残式魔术师的表演魔术方式真是有点替他担心,要玩别人没有玩过的,不过割破自己的脸,烧自己的胳膊,把钻钻进脑袋里什么的还真是不大能接受的了。
不过主角们用麻醉剂,明显就是违法的!
2.4/10 #Berlinale75 如同那穿越雪山刺骨的寒风般空洞,充斥着无法使人沉心凝视的姿态和面孔,黑暗童话徒有空壳地把可幻视为模特台走秀与服化道展览场的主要部分掩盖住,从母亲尸体的冰冷到另一种爱情/伤痕的冰冷,通过乏味的物体进行幼稚的串联,母亲的项链珠或是冰雪女王衣服上的吊坠。穿越棱镜的光投射向虚无缥缈的远方,片场的野鸦似乎正是这部迷惑作品的写照:预设的危险,刻意人造的悬疑,故作玄虚的心理恐惧,但在底层文本的缺失中全部失效。令人尴尬地反复使用走廊景深/车内正反打/人物追踪镜头,一种调度上的枯竭。冰雪在这里都丧失了魅力,似乎只有冰面上起舞的黄衣女子还残存着这部电影的最后一口气,然而她依然痛摔在冰场上。完全不明所以且言之无物的糟糕之作。
开头结尾透过水晶看冰雪女王的世界真的好美啊,最后感觉二十分钟吧,童话和现实的交织,冰雪女王与母亲的联想,特别好,但前面对我来说略有些漫长
#Berlinale75女主演演这么卖力,豆瓣演员表不往左拉都看不到她。引入部分是迷人的,可惜元素堆砌太多,又是传说又是元电影又是女同的,反而忘记了创造多点角色之间的连接,以至于两个演员完全不来电,故事也显得故弄玄虚…
2021年在圣塞主竞赛看其上一部作品就觉得空洞至极,这部加个加个更,法国影视业钱再多也别一直生产试听垃圾呀
#Berlinale75主竞赛 苏联1967年的《冰雪女王》确实很慢,但很好看啊。本片慢成这样是要闹哪样?浪费了挺有意思的设定。最后幸亏感情破裂,差点以为是乱伦女同,吓死。
#75Berlinale Premiere前半段和逛景片的片段我是喜欢的。以关手电筒和放映机直射以及白屏画面来模拟影院的开关灯,并以此构建的入梦与出梦的场景是有达到模糊现实与梦境的效果。虽然也已经算是元电影的标配视听了。但最后的落点真的一言难尽,而人物落点悬浮就导致情感完全不具备说服力,Pua和反pua桥段就更显得僵硬至极。本来想说不那么“元”可能算得上是个优点,但细想了想,它可能连最基本的一个元电影叙事都写不好……
La Roue的对面
要是再诡异很多就好了/见到了Marion来q&a, ifc center
完全睡着,就不打分了…
这姐的生涯新低,看这样没才华没能力的导演搁这儿硬拍是真难受啊!不要期待歌迪亚这次能拿下表演奖,她只是被安排美美的当好女王本王,表演上根本毫无发挥空间,也并不是本片的主角。
充满期待地抢了个press场,咋说,大中午的,都不觉得在阳间😂😂😂全片蓝色,冰雪,雾气,晦暗,空房间……全是情绪和氛围。也不是没有好的地方,乌鸦不错,要么被啄要么咬死。因为亲人死亡而贪恋冰冷的爱,也很强烈。总体上,故弄玄虚,空洞无物。
@Berlinale2025 刚开始女孩还没有进入Lucile Hadžihalilović那代表性的封闭而诡异的空间,而是处于偷窥的位置,至少构筑了一个舞台与舞台之外的分界。但这个分界的存在只是建立了Cristina和女孩的初步关系,为符号的形成做下铺垫。然后她就进入了这个剧场,乍一看挺有趣,现实、元电影、幻觉以及梦境都在这个场景发生,但他们如何发生?故作高深的方法被重复使用,我们看不到女孩和Cristina在其中行为的任何逻辑,只是被一个更抽象的、没有任何必要被解读的存在操纵,套壳安徒生《冰之女王》的故事,重复Lucile的过去。
2.5 雪这样拍还蛮有意思,但叙事节奏有点迷,小女主有点接不上Marion的戏。总之Marion太美了
5
花了两个小时看一种氛围,一种情绪,一种感觉…
@Berlinale 这是一部有特色的电影。节奏摄影剧本表演做到了统一。可能很多观众坐不住,因为节奏缓慢不说,几乎没配乐,剧情也肯定看不太懂,整部电影那个静到不行。这也算是一种风格吧。我想了一个下午是该讨厌它还是喜欢它…那就如冰雪女王的信徒们盲目地热爱它好了!
神秘得像水中貴族百歲山。#Berlinale Competition
Ouverture de la rétrospective Lucile Hadzihalilovic à la 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 avant-première en présence de la réalisatrice et de l'équipe de film. 白雪公主的故事本来到底是啥我完全不记得了,这个版本里加了一些元电影的元素还算有趣。道具服装很用心,真假冰雪世界做得还挺好。不过这个情节真的是,眼看大明星和刚出道演员之间的扭曲关系就要破裂,非要撑到最后才破裂,然后把故事主旨完完整整地揭示出来读给大家听……也许新时代真的需要这样的童话读给小朋友,但关键是我觉得小朋友应该也没那么傻,可能早就根本不向往白雪公主了……
有点为难我们晚上十点场的人了🙏
原来你只是乌鸦,想吃掉我。在黑漆漆的夜晚很安静的看完,很玄妙。